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侯外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侯外庐1903—1987

山西平遥人
著名历史学家。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等。
原名:兆麟
笔名:玉枢、常谈

侯外庐

韧的追求
有了向导不迷路一—访侯外庐同志
十载译经典 力争不迷航——访著名历史学家
侯外庐教授
侯外庐
郭志坤
三联书店1985年10月版329页
文汇报1980年6月5日
北京晚报1981年2月28日
饱尝甘苦的十年
侯外庐自传(附侯外庐主要著作目录)
侯外庐书林1981年1期
晋阳学刊1981年5期,中国现代社会科学
家传略第2辑第269页
一位有正义感的学者
侯外庐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我对中国社会史的研究
《资本论》译读始末
回忆录(1—8)
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侯外庐
许涤新
刘淑娟
侯外庐
候外庐
候外庐
周末报编委会
读书1982年2期
史学史研究1982年3期
历史研究1984年3期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第68页
中国哲学第3—10辑
*新中国人物志(下)第105页
侯外庐

124 侯外庐1903—1987

哲学家、历史学家。原名玉枢,山西平遥人。1923—1926年就读于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1925年结识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主编《下层》秘密刊物,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赴法勤工俭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在哈尔滨法政大学任教,讲授经济思想史。1932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经济学。1938—1947年在重庆主编《中苏文化》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大历史系主任。1950—1954年任西北大学校长 (后兼至1959年) 195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著作有《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与罗克汀合著《新哲学教程》,与杜国庠等人合作编写《中国思想通史》(五卷),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宋明理学史》、《封建社会史论》、《中国思想史纲》,翻译《资本论》第一卷。

☚ 朱谦之   杨荣国 ☛

侯外庐1903—1987

学者,哲学家、史学家。原名玉枢,山西平遥人。早年受李大钊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致力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1936年出版第一卷。后转入中国历史与思想史的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史。1946年与罗克汀合著《新哲学教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主要著述有《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等,主持编写有《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本)、《中国近代哲学史》、《宋明理学史》等多种著作。


侯外庐

见“哲学”中的“侯外庐”。

侯外庐1903~1987

史学家、哲学家。原名北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山西平遥人。五四时期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接收新思潮的影响。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1927年赴法至巴黎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师大任教授。他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撰写并出版了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和 《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等著作,在中国古代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北师大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在他的主持下,1960年完成了《中国思想通史》 (五卷,六本)的写作任务。1977年主持编写了 《中国近代哲学史》 ,1984年与邱汉生、张岂之共同主编了 《宋明理学史》。他长期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对中国数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宏富,自成体系,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这个学派注重对中国历史做整体的、动态的研究; 依据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径,认为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以及定于一尊的封建思想的根源; 认为封建社会中不同等次地主势力的消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强调以法典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志; 对思想的研究,注重批判维护封建主义的正宗思想,也十分注意发掘不被重视的 “异端”思想和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