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侬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侬峒唐宋时对侬人(自称“布侬”,以侬为姓, 今壮族的一部分)住地的泛称。宋时属邕州。在今左、右江三角洲中、越边境地区。 侬峒 侬峒或称农峒,原为唐代所置羁縻州峒政权之一,隶邕州都督府下属的西原羁縻州。原来已有雷、火、频、婆四峒地方(均在今广西大新县境)。因其酋长为侬氏,故称侬峒。后来侬氏势力发展,据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武勒,忠浪,七源四州,皆侬氏。”按:安平州在今大新县境;武勒州。在今扶绥县;忠浪州疑误,《宋史·地理志》载有羁縻思浪州,则在今大新县境内;七源州,在今凭祥市附近。到侬智高起兵前,侬氏家族已发展到特磨道,即今云南省广南、文山一带地方。已成一大势力范围。故成为侬智高起兵反交趾抗宋王朝的根据地。 ☚ 上下石西州 大历国 ☛ 侬峒唐宋时以侬姓壮族为首领或主要居民的洞场称谓。亦称“侬洞”。因地在邕州溪洞(今广西左、右江流域部分、云南文山州及越南北境地带)之间,又多侬姓,故名。北宋广源州、万涯州、七源州、傥犹州、安德州、特磨道、雷峒、火峒、频峒、婆峒、归顺州等皆属之。其首领※侬智高曾率众反抗交趾侵略和宋朝压迫。后裔今仍自称“布侬”,意为“侬人”。民多侬、赵、许等姓。 侬峒古代西南民族。唐宋时对自称“布侬”的侬人的泛称。因该部以侬为姓,且多居于山洞中,故名侬峒。宋时属邕州,大致活动于今左、右江流域的中、越边境地区。与壮族有渊源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