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侨批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侨批业

侨批业

亦称“民信局”。中国近代专门从事侨汇的一种私营金融机构。19世纪下半期,东南亚一带华侨汇款回国赡养亲属或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于是有专门为华侨递信送汇的“民信局”的组织出现。民信局的经营方式,主要是把南洋等地华侨委托汇回国内的款项送到侨眷手中,此项汇款必附有信件,故可称之谓“附有信件的汇款”。侨眷多在福建、广东两省,尤以福建的侨批业最为发达,南洋各地的民信局针对福建侨胞众多,按照地域和宗亲,即分为厦门系、福州系、兴化系、闽南系四大系。福建一省的侨汇在20世纪初每年即有二千万元左右,30年代上半期每年达五六千万元。民信局由国外传至国内,1901年单厦门一地,就有民信局30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货币贬值,民信局的利润乃由往昔的批佣收入,进而套压侨汇,把侨汇头寸充作投机和拆放;国内通货剧烈膨胀时,侨批局甚至被迫办理金银、外币等的实物汇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设立了华侨汇款服务处、侨汇派送处,由银行办理侨汇解付业务,民信局遂告结束。

☚ 永安保险公司   民信局 ☛
侨批业

侨批业

亦称“侨批局”、“民信局”、“汇兑庄”、“批局”。是一种专门经营华侨附有信件汇款的私人金融机构。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早期华侨汇款回国赡养家眷亲属,或举办公益事业,主要依靠往返于南洋与国内乡里的“老洋客”(即“水客”)传递信函和汇款。但由于当时航运不便,“水客”往返的时间长,难于应付急需。后来东南亚一些华侨组织“民信局”,专门为华侨递信送汇。据统计1887~1891年新加坡一地即有民信局49家。当时民信局的成立是先国外,后国内逐步发展起来。等到成为一种行业时,又组织了行业公会。如菲律宾有菲律宾华侨汇兑信局同业公会;新加坡、马来西亚有南洋中华汇业总会;在厦门有厦门市银信同业公会等。厦门最早的一家民信局,成立于1877年,由永春人黄日升开设。至1901年时,厦门一地就有民信局30家。
当时南洋各地的民信局,以地域或宗亲划分,可分为四大系:
❶厦门系,包括厦门、金门、同安、南安、永春、德化、海澄、龙溪、漳浦、华安、长泰、南靖、云霄、诏安、东山等地。
❷福州系,包括闽侯、长乐、福清、永泰、闽清、福安、福鼎、三都澳等地。
❸兴化系,包括莆田、仙游等地。
❹闽南系,包括龙岩、永定、上杭、长汀等地。
民信局的经营形式分四种:第一种是头盘;第二种是头盘兼二盘,也称头二盘;第三种是二盘兼三盘;第四种是纯三盘。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民信局的业务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
❶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在1905年至1919年期间福建全省侨汇总额每年一般保持在2000万元左右;1921年增为4700万元;1931年增达7600万元。1932~1936年徘徊在4600~6200万元之间。
❷衰落阶段(抗日战争开始到胜利止)。在1938年时,福建全省民信局减为67家,1940年又减少到50家左右, 比1936年的110家减少一半。
❸畸形发展阶段(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据福建省邮政局统计,1946年全省民信局达121家。此时民信局的利润主要来源,已由批佣收入变为掌握侨汇头寸,进而套压侨汇,进行投机和拆放。1947年以后,因货币一再贬值,开始携带金钞、货物和购买香港银行汇票回国渐多,迫使民信局不得不接受金银、外币实物汇款的要求,并于1948年冬普遍实行。1948年福建省的民信局,头二盘、三盘共达1282家。(头盘即海外民信局自己的分支机构,盈亏由海外民信局负责。但专营头盘的比较少。头盘兼二盘的为数较多, 自己既在海外设局收汇,同时在国内的分局又直接接受海外其他信局的委托。二盘是直接对外接受海外委托的直接收汇信局,向外收取佣金,一般收佣金1.75%。二盘兼三盘者是对外既接受海外信局的委托,对国内也接受同业委托派送工作,并在其认为必要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专门负责派送工作。三盘是专门接受当地同业委托,负责派送工作。1949年前佣金为5~7‰。)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设立华侨汇款服务处、侨汇派送处,办理侨汇解付业务,民信局的业务宣告结束。

☚ 押当   侨批局 ☛
000005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