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人三3439名东晋南北朝时对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称呼。古方言。《隋书・食货志》:「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   侨人qiáorén〈名〉 侨民。 侨人qiáorén〈名〉侨界人士。 ◇ 侨务及做“侨人”的工作,因此必须以“感情”灌注其间,使之富有人情味。(华声报.1988.11.22) ◇ 不忘数十万“侨人”,共建美好故乡园。(中华工商时报.1992.2.15) 侨人qiáorén侨界人士。例如:“侨务乃做‘侨人’的工作,因此必须以‘感情’灌注其间,使之富有人情味。”(《华声报》1988.11.22)“不忘数十万‘侨人’,共建美好故乡园”(《中华工商时报》1992. 2. 15) 侨人qiáorén〈名〉侨界人士。 侨人qiáo rén寄居他乡的人。《隋书·食货志》:“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 侨人 侨人东晋南朝时期特指寓居南方的北方人民。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南方相对安宁。《隋书·食货志》: “(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普谓之侨人。”偏居南方的封建政府为了安置和进一步招徕北方人民,设立许多侨州郡县,允许北来人民暂时挟注本郡,享受免除赋役的待遇。后来他们在南方长期定居,安家立业,经过多次土断,绝大部分以现居地为籍,政治上经济上均不异于南方土著居民,只有少数士族贵族仍然保留其本来籍贯。 ☚ 白民 田驺 ☛ 000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