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需水临界期zuowu xushui linjieqi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requirement作物对缺水特别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大。临界期的概念由苏联П. И. 伯罗乌诺夫于1912年提出。大部分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出现在生殖生长时期, 如水稻在孕穗至开花期, 小麦、大麦在孕穗期,玉米在开花至乳熟期,高粱、黍在抽穗至灌浆期, 豆类、荞麦、花生在开花期, 向日葵在花盘形成至灌浆期, 甜菜在开花期,马铃薯在开花至块茎形成期, 棉花在开花至幼铃形成期。 在需水临界期内细胞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剧烈降低, 新陈代谢增强, 生长速度变快, 需水量增加, 作物忍受和抵抗干旱的能力大大减弱。如果这时缺水,新陈代谢不能顺利进行, 生长受到抑制, 作物会受害显著减产。反之, 若此期水分供应充足, 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而且水分利用效率也高。因此, 在安排作物种类时, 应考虑各种作物需水临界期, 使用水不致过分集中; 灌区在干旱缺水时进行轮灌, 应优先灌溉面临需水临界期的作物。 作物需水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requirement作物对缺水最敏感的时期。一般禾谷类作物从分蘖末期到抽穗期为第一需水临界期,灌浆到乳熟末期为第二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在作物对水分敏感时期,若能保证水分供应,不仅有利于生长发育,且水分利用效率也高。所以,在干旱缺水时,应优先灌溉面临需水临界期的作物;在考虑安排作物种类时,要错开作物需水临界期,以免集中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