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舍利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焦,或有光明神验,佛家谓之“佛舍利”。“舍利”乃梵语sartra音译,意谓“身骨”、“灵骨”。佛教徒因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世亦泛指高僧焚化后所剩之骨灰。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佛像舍利 > 佛舍利 佛舍利 fóshèlì 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遺骨結成的珠粒,佛徒奉爲寳物。晉·道安《西域志》:“摩揭陀國正月十五日僧俗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魏書·釋老志》:“於後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諸鬼神。”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儀鳳二年,長安光宅坊掘得石函,函之内有佛舍利萬餘粒。”詳本類“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