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佛教文化的关键词︱附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佛教文化的关键词︱附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佛教文化的关键词

附录

一 佛偈选
 佛陀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三谛偈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谓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四出偈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香偈
 无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无常偈(亦名雪山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法身偈(亦名“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七佛诵戒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印经流通偈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悉皆尽灭除。人各习礼让,
 读诵受持人,辗转流通者,现眷咸安乐;先亡获超升,
 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康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悟道偈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悟道偈 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说法偈 慧能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开悟偈 良价
 切忌从他觅,条条与我疏。我今独自在,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示法偈 良价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明志偈 伏牛自在小师
 鱼龙未变志长存,变时还教海气浑。
 两眼不曾窥小水,一心专拟投龙门。
 千回下网终难系,万度垂钓誓不吞。
 待我一朝鳞甲备,解将云雨洒乾坤。
 劝学偈 景岑
 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
 禅师欲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悟道偈 某女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道偈 灵云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开悟偈
 克勤
 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绝笔偈 梵琦
 真性圆明,本无生灭;木马夜鸣,西方日出。
 红菊花偈 弘一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道应流血!
 绝笔偈(二首)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遗嘱偈 赵朴初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二 禅诗选
 无量寿佛颂 谢灵运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精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秋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宿赞公房 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无题 寒山
 自乐平生道,岩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闻钟 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
 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题湖上草堂 皎然
 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
 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莫漫求真佛 王梵志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城外土馒头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吾富有钱时 王梵志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要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看人,且看来时道。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中南僧 贯休
 声利掀天竟不闻,草衣木食度朝昏。
 遥思山雪深一丈,时有仙人来打门。
 野居偶作 贯休
 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
 自遣 齐己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如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耕叟 齐己
 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
 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
 再游鹤林寺 道潜
 招引山南寺,重来岁已寒。风林惊坠雪,雨润咽飞湍。
 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赠东林总长老 苏轼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无题 法眼文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漫漫 保宁仁勇
 漫漫大地盈天雪,江湖一片难分别。
 渔翁披蓑月下归,谁道夜行人路绝。
 万丈 白云守端
 万丈寒潭澈底清,锦鳞夜静向光行。
 和竿一掣随钩上,水面茫茫散月明。
 读《传灯录》 宝觉祖心
 九十芳春日,游蜂竞采花。香归蜜房尽,残叶落谁家?
 二月 法秀法云
 二月春庭雨霁时,小桃红绽两三枝。
 红白争妍人尽见,因甚灵云独不疑。
 无题 云盖智本
 一年春尽又一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瓮头 佛鉴慧懃
 瓮头酒熟人皆醉,林上烟浓花正红。
 夜半无灯香阁静,秋千垂在月明中。
 高楼 佛性法泰
 高楼美女一双双,各向琼窗坐玉床。
 绣出鸳鸯呈似了,金针深插锦香囊。
 无题 丹霞子淳
 长江澄澈即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
 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
 示襄禅者 慈受怀深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漫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月里 竹庵士珪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无题 宝峰惟照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新。
 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
 赠别 大慧宗杲
 桶底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
 好像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云收 佛心本才
 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姮娥四海流。
 惭愧中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
 送慧上人往上江籴麻米
 宏智正觉
 芦花明月水茫茫,激箭风舟破冷光。
 亲到庐陵酬米价,那时开口便相当。
 映林 心闻昙贲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
 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
 山堂 冶父道川
 山堂静坐夜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
 何故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
 无题 济颠道济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
 遥看白鹭窥鱼处,总破平湖一点清。
 雨前 孤峰明德
 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
 蝴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属谁家。
 闻子规 楚石梵琦
 啼来啼去一声声,却笑离人不解听。
 何处故乡归未得?白云空锁乱山青。
 山居 憨山德清
 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
 自嘲 破山
 这个川老蜀,浑无奇特处。问禅禅不知,问教教不熟。
 懒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握条短杖藜,打佛兼打祖。
 伯劳 竺庵大成
 伯劳西去雁东来,李白桃红岁岁开。
 万事无过随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
 霜风 佛慧泉
 霜风刮地扫枯荄,谁觉东君令已回。
 唯有岭梅先漏泄,一枝独向雪中开。
 黄梅 抚松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
 白鹭下田千点雪,黄鹂上树一枝花。

三 佛教成语选

(以成语首字笔画为序)


 一画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一尘不染 一水四见 一面之缘 一生一世 一手遮天 一字禅 一字之师 一弹指间 一落千丈 一念之差 一动不如一静 一箭之地 一丝不挂 一厢情愿 一心一意 一瓣心香 一波三折 一刀两断 一笑置之 一了百了一往无前 一笔勾销 一客不烦二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口吸进西江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二画 十八地狱 刀山火海 刀山剑树 入海算沙 七情六欲 七颠八倒 七手八脚 七零八落 七上八下 八字没一撇 十恶不赦 人间地狱 人命在呼吸间 人死如灯灭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三画 广长舌 三生石 三生有幸 三灾八难 三教九流 三姑六婆 三头六臂 万劫不复 万籁俱寂 千辛万苦 千差万别 千奇百怪 千了百当 千里迢迢 凡夫肉眼 凡夫俗子 大发慈悲 大慈大悲 大吹大擂 大千世界 大海捞针 大彻大悟 大显神通 大肚子弥勒佛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女大十八变 丈六金身 山光水色 寸步难行 寸铁杀人 口头禅 门外汉 飞蛾投火 飞针走线 水到渠成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见兔放鹰 弓折刀断
 四画 无与伦比 无穷无尽 无恶不作 无缘一面 无间地狱 无风不起浪 无佛处称佛 无事不登三宝殿 牛头马面 牛鬼蛇神 心到佛知 心如古井 心花怒放 心心相印 心病还需心药医 火树银花 火伞高张 火眼金睛 火中生莲 不可理喻 不可收拾 不可言宣 不可思议 不知不觉 不二法门 不知好歹 不拘小节 不识抬举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不即不离 不立文字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水泄不通 火烧眉毛 引火烧身 今愁古恨 见钱眼开 见怪不怪 心猿意马 开山祖师 开方便门 五体投地 六耳不传 六牙白象 六根清净 天花乱坠 天女散花 认贼为子 手忙脚乱 方木圆孔 日上三竿 乌焉成马 匹马单枪
 五画 生生世世 生关死劫 生死旷野 四大皆空 四百四病 出污泥而不染 对牛弹琴 仙露明珠 发人深省 正法眼藏 功德圆满 功德无量 乐善好施 立雪求道 立雪断臂 本来面目 叶落归根 打破玄关 打草惊蛇 打成一片 打退堂鼓 东涂西抹 石沉大海 龙蛇混杂 头重脚轻 头头是道 头上安头 白璧无瑕 半路出家 半斤八两 半途而废 节外生枝 饥不择食 电光石火 皮纸骨笔 只履西归 只重衣衫不重人
 六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劫难逃 因果报应 因风吹火 因祸得福 回光返照 如影随形 自作自受 自身难保 自然而然 自欺欺人 自由自在 执迷不悟 在家出家 冰魂雪魄 光怪陆离 至理名言 后会有期 守口如瓶 耳边风 衣钵相传 老僧入定 当面错过 当头一棒 闭关自守 竹报平安 衣冠禽兽 庄严宝像 闭门造车 杀人不眨眼 好肉剜疮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2里 羊毛出在羊身上 灰飞烟灭 灰头土面 灰心灭智 巡行数墨 众口难调 众望所归 多口阿师 过河拆桥 同床异梦 忙里偷闲 安身立命 成家立业 有口皆碑 再生父母 向上一路 红炉片雪 杀人刀,活人剑
 七画 妖魔鬼怪 邪魔外道 两世为人 劫后余生 报应不爽 步步生莲花 佛口蛇心 佛眼相看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改邪归正 改头换面 驴鸣犬吠 张三李四 张公吃酒李公醉 沙里淘金 坐井观天 花花世界 含血喷人 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芸芸众生 忍无可忍 龟毛兔角 求人不如求己 庐山真面目 含辛茹苦 抖擞精神 作茧自缚 弄巧成拙 呵佛骂祖 忍俊不禁 驴牵马后 驴唇不对马嘴 时丰道泰 你死我活 身强力壮 冷言冷语 冷若冰霜 束装就道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抛头露面
 八画 顶礼膜拜 沿街托钵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中作乐 苦口婆心 拔舌地狱 现身说法 现世现报 拣佛烧香 拨云见日 看破红尘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画龙点睛 逆水行舟 诗情画意 抛砖引玉 孤云野鹤 金刚怒目 金屑翳目 单刀直入 单枪匹马 狗急跳墙 狗子佛性 极乐世界 送佛送到西天 昙花一现 拈花微笑 话不投机 味同嚼蜡 空中楼阁 细水长流 盲人摸象 盲龟浮木 念念不忘 国色天香 炊沙成饭 披毛戴角 泥牛入海 斩钉截铁 明知故犯 拖泥带水 顶天立地 细嚼慢咽 和盘托出 拂袖而去 瓮中捉鳖 降龙伏虎 降魔成道 舍身饲虎 事出有因
 九画 指点迷津 指雁为羹 指东话西 勇猛精进 香火因缘 香花供养 恍如隔世 恍然大悟 前因后果 前言不搭后语 看风使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神通广大 标新立异 独一无二 重整旗鼓 重新做人 冠绝一时 郊寒岛瘦 枯木逢春 语焉不详 药石之言 将心比心 将信将疑 将错就错 浑身适口 恒河沙数 皆大欢喜 面授机宜 面面相觑 点铁成金 急来抱佛脚 急流勇进 急流勇退 竖起脊梁 狮子吼 狮子搏兔 拾人涕唾 胡言乱语 胡说乱道 春寒料峭 思前想后 鸦雀无声 枯骨如山 威音那畔 独具只眼 迷头认影 封干饶舌
 十画 病魔缠身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救苦救难 笑面夜叉 冤冤相报 冤有头,债有主 顽石点头 哼哈二将 真相大白 晨钟暮鼓 紧箍咒 骨瘦如柴 粉身碎骨 笔底春风 破颜为笑 钻冰求酥 钻故纸堆 贼去关门 逢场作戏 家破人亡 恶语伤人 逍遥自在 胸无点墨 家丑不可外扬 离乡背井 借花献佛
 十一画 混世魔王 唯我独尊 情同手足 鲁鱼亥豕 黄花晚节 黄叶止啼 雪中送炭 深居简出 菩萨低眉 梦中说梦 梦幻泡影 得其三昧 骑驴觅驴 清规戒律 得未曾有 脚踏实地 粗茶淡饭 惊蛇入草 雪上加霜 做贼心虚 强中更有强中手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十二画 善男信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象牙之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超然物外 超世脱俗 超凡入圣 遁入空门 雁塔题名 雁行鱼贯 雁过长空 道貌岸然装聋作哑 装模作样 森罗万象 掌上明珠 随波逐流 随高就低 随方就圆 韩卢逐块 街头巷尾 游山玩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渴鹿逐盐
 十三画 痴心妄想 想入非非 福慧双修 摇头摆尾 摇头晃脑 痴人说梦 解铃还须系铃人 锦上添花 鉴貌辨色 雷声大,雨点小
 十四画 聚沙成塔 敲骨吸髓 僧多粥少
 十五画以上 横三竖四 横拖倒拽 醍醐灌顶 镜花水月 辩才无碍 额手称庆 藏头露尾 鹦鹉学舌 磨砖作镜 攒花簇锦 薪尽火灭

四佛教楹联选
 圆镜照三千,是色是空
 妙香闻二八,即佛即心
 (承德须弥福寿寺)
 予意云何云何法
 我闻如是如是观
 (南京灵谷寺)
 庙内无僧风扫地
 寺中少灯月照明
 (凤阳隆兴寺)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福州鼓山涌泉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色色空空,
 妙相同参成佛果三藐三菩提,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
 法轮有幸现金身
 (安徽安庆迎江寺)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
 (登封县少林寺石坊)
 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
 千山万重石,莫笑它无觉无识
 (普陀山)
 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
 百八杵人心警语,阎浮夜半海潮音
 (苏州寒山寺)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杭州灵隐寺)
 座上莲花前后果
 庭前柏子去来心
 (赵州柏林寺)
 戒为定根空五蕴
 坛垂象数入三摩
 (泉州开元寺)
 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不念而念,
 始算得打成一片
 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
 即此是坐断十方
 (山西应县净土寺)
 在西天二十八祖
 过东土初开少林
 (登封县少林寺)
 文殊为七佛之师,虎踞龙盘庄严国土
 信象示一乘大道,法霖甘露利济生灵
 (成都文殊院)
 菩萨现童真,拥护法门常饶益
 金刚示愤怒,驱除魔网永安宁
 (韦陀殿联)
 日日携空布袋,
 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樾信心时,用何物供奉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福州鼓山涌泉寺)
 自有佛法以来,无不皆仰大士寻声救苦
 欲度众生至尽,唯如所说普门随应现身
 (观音殿联)
 问大士为何倒座
 恨世人不肯回头
 (南京鸡鸣寺)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藏殿联)
 色相皆空,城郭河山尽幻影
 烟云过眼,神仙富贵了无痕
 (济南兴国寺)
 到庙来,须要诸恶莫作
 回家去,更应众善奉行
 (四川广宁广德寺)
 贪心、盗心、淫心、诈心、欺负心,种种这等心肠,我看是何结局
 兵劫、瘟劫、水劫、火劫、霹雳劫,苍苍许多劫数,你从哪里逃生
 (河北玉田净觉寺)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度世有缘皆可度,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天津大悲禅院)
 第一圆通三鼓梦
 大千世界半窗灯
 (佛殿联)
 衲破云来补
 门空月自填
 (山门联)
 弹指声中千偈了
 拈花笑出一言无
 (山门联)
 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
 三尊金像,龙吟虎啸出天台
 (佛殿联)
 散天女花,遍施法雨
 证菩提树,普荫慈云
 (佛坛联)
 丈室琴书多有趣
 禅房花木慰幽情
 (禅房联)
 水绕禅窗静
 经翻贝叶香
 (经堂联)
 墨研清露下
 茶吸白云中
 (僧房联)
 心同野鹤与尘远
 诗似冰壶见底清
 (僧房联)
 高树有风闻夜磬
 远山无月见秋灯
 (僧房联)
 窗间半偈忘钟后
 松下残棋送客回
 (僧房联)
 丈室春深,花雨禅心同寂
 丛林昼永,松风鹤梦俱清
 (尼庵联)
 卢陵米不求升价,炊将来,须知个中滋味
 赵州茶自然解渴,吃了去,还从舌底生香
 (斋堂联)
 竖起幡竿竹,照遍清净六根,鬼魂都来法界
 觑明云影身,演成虚空十曲,罗汉共坐道场
 (焰口台联)
 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武汉归元寺)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温州江心寺)
 朝朝朝朝朝敬敬敬敬敬
 齐齐齐齐齐戒戒戒戒戒
 (广东新兴国恩寺)
 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
 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陕西扶风法门寺)
 荷担如来家业
 住持圆觉伽蓝
 (贺升座联)
 松风入座千花秀
 明月来庭万象融
 (贺升座联)
 飞锡遥来,度杯远至
 心灯夜炳,意蕾晨开
 (贺晋院联)
 普施法雨
 广种福田
 (开光联)
 卓锡谈经,春秋不老
 慈灯慧镜,日月长明
 (贺僧寿联)
 同处有情天,我佛慈悲,凭教梵响钟声,一炷香前来叩叩
 为祝无量佛,满欢喜心,采取月圆花好,三生石上话重重
 (贺尼僧寿联)
 八十载爱国爱教,普度众生,领导佛门,功高梵刹,竟而撒手西归去
 一弹指为法为人,神栖安养,娑婆印坏,净土文成,万行庄严乘愿来
 (挽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联)
 明心见性莲池海会成佛去
 旸谷日出芬陀利子又重来
 (挽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联)
 数十年艰苦备尝,与丛林,结众缘,宿愿已了
 忽一旦庄严坐化,守戒律,传后学,含笑云归
 (挽僧联)

五 佛教应用文的写作


 祝文 佛教的祝文就是表示祝贺的文稿。佛教需要祝贺的事情特别多,方丈晋院升座要祝贺,举行法会要祝贺,僧团(佛协)开代表会要祝贺,寺庙、佛像落成的开光要祝贺,等等。这类祝文的写法和普通祝文的写法差别不大,一般只是在结尾时写上“荷担如来家业”、“重振宗风”(方丈升座),“法相庄严”(佛像开光),“法喜充满”,“佛光普照”,“吉祥如意”之类的祝福之词。下面向大家介绍两篇祝文,以供参考:
 第一篇是朱镕基总理致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贺信: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
 欣闻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四次会议于金秋时节在北京召开,我谨代表中国政府表示祝贺。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活动,致力于发扬赵朴初先生所首倡的三国佛教界之间的“黄金纽带”关系,为巩固和加强三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为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努力。
 祝
 会议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2001年10月26日


 第二篇是普陀山宝陀讲寺、普门万佛宝塔奠基法会的祝词(节录):
 伏维普门大士,千处祈求,十方普应,拯迷途而游觉路,化热恼以惠清凉。因此南海圣地,烁古腾今,源远流长,口碑环宇,咸以“震旦第一佛国”颂之。爰值国富民强,佛日重辉,若不再现祇园,何以歌庆盛世?乃择龙头山畔,建立伽蓝。敬构浮屠,上而扶戒幢于将倾,振教海之颓波;下而添名山秀色,为地方造福。既今群贤毕至,凡圣同欢,且道破土奠基动工……一滴杨枝水,能生万物春。人间有巧匠,功到自然成!

 祷文 乃为佛教祈祷法会上所起草的祈祷文稿。近些年,各地佛教协会、各寺院经常举行祈祷国强民富、世界和平法会。法会上宣读的祈祷文写得都非常好,表达了佛教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企盼世界和平,人类远离战争,永享安宁的心愿。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篇祈祷文(节录)以供参考:
 戒忍法师在普陀山佛教协会迎接21世纪第一缕曙光暨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上宣读的祷文: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在此世纪交替时刻,我们聚于南海观音身旁,共同迎接21世纪第一缕曙光的降临,举行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法会……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经历了科学、文明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不幸。当今世界的贫富悬殊,民族矛盾,教派纷争,种族歧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灾难频仍,战争时起,都是由于人类的贪嗔痴,发身口意,造诸恶业所致。佛教历来主张通融、和平与共处,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人民,从来都是以佛陀形式教人之思想,规劝世人熄灭贪嗔痴,互致友好、谦让与慈爱……
 我们踩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顾往昔,思潮难平;375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让我们以最虔诚之心,祈祷世界永和平,保祖国繁荣、昌盛,安定、团结、统一,风调雨顺永太平。至诚祝愿党和国家各级领导身心健康、吉祥如意!祝愿人民安居乐业,身体康泰,美满、幸福。让世界烽烟永灭,干戈永息,永远和平与安宁!……
 唁电僧人逝世,其唁电的写法与一般人不尽同。因为出家人舍弃俗家而入佛门,以寺院为家,所以唁电一般写给其所在的寺院,或写给其所在的佛教协会转与寺院。如死者在协会担任职务,也可直接写给协会。唁电的写法,其内容与俗人有相同之处,比如要简单评介其生平,表示哀悼之意。但用词上还要量其身份,尽量用符合佛教惯用的语言。如言其逝世,多用“圆寂”、“西归”等;结尾时一般用“乘愿再来,普度众生”、“佛门千古”等。下面抄录两则对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的唁电,以供参考。
 中国佛教协会的唁电:
 惊悉全国政协委员,本会副会长,上海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寺、静安古寺、开封大相国寺方丈真禅法师于十二月一日晨舍报西归,噩耗传来,无任轸悼。法师数十年弘法利生,爱国爱教;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作育僧才,奖掖后进;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致力国际佛教友好交流。功德日隆,行愿无尽。方期共展嘉猷,讵料难留只履。即希望贵会并转知玉佛、静安、相国各寺,妥善安排忆念赞颂事宜,继承法师遗愿,办好教务、寺务。
 谨此电唁。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暨全体同仁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


 福建省佛教协会传常的唁电:
 惊悉真禅大师安详西归,神栖安养,不胜哀悼!真禅大师洵为法门龙象,一生为法宣劳,行程万里,著述等身。且热心慈善事业,口碑载道。惟愿大师莲品高登,乘愿再来。
 谨此致唁。
 福建省佛教协会传常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悼文 汉传佛教追悼文的形式和唁电差不多,只不过内容要比唁电丰富许多,特别是生平事迹方面要写得全面、真实;评价要准确。悼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写得要有感情,称颂之词既要美誉又不能失真。开头和结尾的用词还要有佛教的特点。下面向大家介绍普陀山惟航法师悼念其师父妙善大和尚的悼文(节录),以供参考:
 恩师上妙下善上人,于2002年2月26日14时38分,走完了九十二年漫漫的人生历程,驾鹤西驰,飘然而去,使我百感交集,悲痛欲绝,哀思绵绵。我失去严师慈父,普陀山折断了顶梁大柱,佛教界又凋零一位大德高僧。万众共仰,四海同悼。在日日夜夜的守灵助念中,我心驰神往,思绪万千,师父生前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回响;谆谆的训示,仍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清晰撼人,历历在目,久久难泯。
 ……
 师父,我们以一瓣心香呈献于灵前,以铭感师父为扶持佛学院呕心沥血,倾注毕生心力的深恩大德。
 虔诚祝愿师父──妙公上人乘愿再来,普度众生,慈悲济世!
 告示告示(类似“通知”)的写法比较简单。将要昭示大家的事情简洁扼要地写清楚就可以了。但也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告诉的对象要写清楚;二是告诉的情由是主要部分,必须写得明白无误;三是时间、地点,要求写清楚。下面举某寺监院写的告示一则,供大家参考:
 本寺谨择某月某日,开新戒堂,传授千佛大戒。凡欲求戒者,预备三衣、钵具、经律等,宜早来山,进堂演习律仪,毋使临期仓促。特此预闻。

某某寺监院某甲告白


 发愿文佛教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是经常要用到的,这就是“发愿”。发愿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发愿皈依三宝,二是为做某事而发愿。写发愿文唯一的要求是诚心、坚决,尤其是为做某事的愿文,还要写得感人,才能得到众人的理解和支持。下面介绍两篇发愿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是发愿皈依三宝。宋代王安石发愿皈依三宝:
 皈依僧,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圣贤不相离,永灭世间痴;皈依法,法法不思义。愿我六根常清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皈依佛,弹指越三祇,愿我连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三界里,永去总灾危。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第二篇是天津荐福庵住持妙贤法师,为迁址修建荐福观音寺而写的发愿文:
 盖云:法不孤起,赖人以弘;事由人创,须众方78成。愚尼自重建荐福尘刹,已易七数寒暑;僧团和合共住,清静潜修;梵宇圣贤云集,数逾万千;赖佛慈悲,虽不敢云担荷如来家业,然苦淡经营,使信众参修有所、初创尼众丛林规制,已具规模。奈因现今伽蓝地势窄小、险肇频仍,道场佛诞拥塞不畅,实难言状。故受信众之企望,深感释迦之加被,愧尼发心重修荐福宝刹,愿心至诚真切,当动地感天。
 欣逢盛世,四海欢歌;政策英明,四众感恩;因聚缘和,古刹重兴;宝殿巍峨,梵宫焕若。无奈工程投资巨额,远非本寺独立能支,特此普愿十方诸山长老、善心护法、居士大德、殷商巨富、淑德名媛,解囊相助。虽献元角,亦是福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简餐便服,节资相助。无量功德,世代流芳。本寺将为舍资诸公刻石铭记,以志永彩。
 特此广求。
 顺祝 见文者
 身心安乐,家宅永安!

年月日


 请启文 在佛事活动中,需要写各种文稿,其中比较难的一种是写“请启文”。这种请启文大都在各种法会上用得到。因为专业性比较强,所以没有经验的人比较难写,一般都是丛林的文书担当此任。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篇在传戒法会上的请启文,文字虽然不多,但其中的格式和一些术语是大家平时少见的。在传戒法会上,要完成一系列程序,关键程序需要专请法师主持,这就要写请启文拜请。要介绍的这篇是授沙弥戒(所谓“三坛大戒”的“初坛”)法会上拜请“引礼师”的请启文:
 伏以
 琢玉成良器,须凭巧匠之功;教子成英才,必借严师之力。是以焚香敷座,五体投诚,恭请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师为我等作引礼大德
 弘开祖印,大接凡流;诱众有方,诲人不倦。唯愿引南有车,不迷归家之路;见月因指,宁负引导之心?希垂俞允,不胜沾感之至!谨启。

求戒弟子某某百拜顶礼


 信函了解佛家信函,主要了解其书信的写法。书信内容且无论,关键是书信的格式,而格式的关键是称呼和落款。这里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僧人所写信函,包括写给世俗普通人的信函、写给在家居士的信函、僧人之间的信函、弟子写给师父(或居士写给僧人)的信函、师傅写给徒弟的信函等;另一种是俗人写给出家人的信函。现分别作一介绍:
 僧人写给世俗普通人的信函可称某某贤人、某某仁者,如知在俗者的职务、职称等身份,也可直接称呼其身份。信的结语可用佛家的吉祥话,如“顺颂吉祥”或“檀那功德无量”等。落款可写自己的法名释某某合十年月日僧人写给在家居士的信函其称呼有多种,针对不同身份用不同称呼。普通居士可直称某某居士或称某某居士道席(或道鉴);知识分子居士可称某某居士文席;对德高望重的居士可称某某大德;信仰虔诚、深研佛法的居士可0称某某护法或大护法,等等。结语可写“敬祝道福”等语。落款可直写自己法名某某合十年月日
 僧人之间的信函其称呼可写某某法师,或某某法师座下。结语可写“顺颂法利”或“顺颂法安”等语。落款写自己法名某某合十或某某合南(合十并诵南无阿弥陀佛之省)年月日
 弟子写给师父的信函一般称师父大人慈座结语写祇叩慈安落款写弟子某某稽首(或百拜顶礼)年月日如果要写给虽不是自己的师父,但是师父辈或年高望重堪称师父者,其称呼可写某公老人慈座(亦可称某公上人)落款写后学(或晚学)某某(法名)稽首年月日
 师父写给徒弟的信函可称贤徒某某,也可直称徒弟法名落款写为师某某年月日
 俗人写给出家人的信函称呼多种,一般可直接称师父,如知其法名,也可在“师父”前加法名(法名也可写作上某下某);如知其职务,可于“师父”前加职务名,如知客师父、维那师父等;也可称某某法师;亦可称某某上人(一般对有学问、德性的僧人称之);对寺院的住持、方丈,可直写某某住持,某某方丈。结语可写“顺颂法喜”之类的话落款可直写自己的名字年月日
☚ 佛教文化的关键词︱自序   俗语10000条 ☛
000099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