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多祭礼名。官宦之家清明节上坟时,焚烧纸钱制成的旗、伞盖,谓之“佛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制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佛多 佛多 fóduō 亦作“佛朵”,亦稱“佛花”。古人清明掃墓時在墳前焚燒的紙幡。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清明》“世族之祭掃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紙錢製成旛蓋,陳於墓左。祭畢,子孫親執於墓門之外而焚之,謂之佛多。民間無用者。”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一:“滿州清明墓祭,新墳插佛朵,舊墳插柳枝,皆示人有後意。佛朵之式,黏五色紙條如旛,漢名佛花,都下亦用。”參閱清·西清《黑龍江外紀》卷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