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海鸣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何海鸣1886,一说1887—1944湖南衡阳人 何海鸣
何海鸣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92)何海鸣应改标为(1887? —1945) 王学庄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何海鸣 何海鸣1891—1944原名何时俊。字一雁。笔名有蹊生、孤雁、求幸福斋主等。湖南衡阳人。生于香港九龙。15岁赴湖北。曾在新军任下士、下级军官,因组织文学社密谋反清事泄而退伍。后在汉口《大江报》任主笔,兼任上海《民吁》、《民立》等报通讯员。辛亥革命后,出任汉口军政府参谋长。1913年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去南京督战。以后曾赴日本。回国后在北平办《侨务旬刊》,并开始致力于小说创作。曾在《半月》、《星期》、《国闻周报》等报刊发表《十丈京尘》(长篇)、《嫁后》、《倡门之子》、《梦中的一吻》等小说。他的短篇小说《老琴师》、《倡门送嫁录》,被周瘦鹃誉为1922年中国小说界中的杰作,有永久流传的价值。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海鸣小说集》、《何海鸣说集》,长篇小说《奇童纵囚记》、《怒》、《琴嫣小传》、《摩登女儿经》、《倡门红泪录》,散文集《求幸福斋主随笔》、《求幸福斋丛话》等。 ☚ 何公超 何家槐 ☛ 何海鸣 何海鸣1884~1944原名时俊,字一雁。衡阳人。早年入湖北新军当兵,后升为副目兼司书生帮写。因参加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反清活动,被迫退出军队,进入武汉报界,先后为《中西时报》、《商务时报》等撰文。1910年(宣统二年)冬,与詹大悲创办《大江报》任副经理。次年加入文学社,因发表《亡中国者和平也》一文鼓吹革命,被清廷逮捕入狱。武昌起义胜利后获释出狱,任汉口军政分府副主任兼参谋长。1913年“二次革命”时,至南京参加讨袁,黄兴离南京后,他自任讨袁军总司令,领军抗御北军24天,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回国组织讨袁起义未成,后避居香港。北伐战争时期,依附北方军阀张宗昌。张败后,他寓居辽宁、上海,卖文为生。病卒于沪。 ☚ 何贱苟 何海清 ☛ 何海鸣 何海鸣1884—1936原名时俊,字一雁。衡阳县人。清光绪末年入湖北新军第四十一标一营当兵,后升前队副目。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冬,因谋响应熊成基起义,受警告处分,他乃自请退伍,进入报界。曾为《中西日报》撰文,后任《商务日报》编辑。既与革命党人詹大悲、蒋翊武、刘复基等结交,又与湖北咨议局和汉口商会的人有联系。宣统二年 (1910)冬,与詹大悲创办《大江报》,任副经理,宣传革命思想。1911年参加文学社。后因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药石也》一文,报馆被封,与詹被捕入狱。武昌起义后获释,组织汉口军政分府,创办《新汉报》。后至上海,任《民权报》编辑。1913年“二次革命”时到南京策动讨伐袁世凯,表示 “宁为共和死,不为专制活”,浴血苦战。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回到上海,创办《爱国晚报》,宣传反袁护国,反对复辟帝制。旋至汕头组织讨袁起义未成,潜赴香港。1916年袁世凯败亡后,国会恢复,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北伐战争期间,他依附北洋军阀,1926年出任安国军直鲁联军宣传部第一部部长。后落拓上海,卖文为生。1936年病逝。 ☚ 张金楼 刘文锦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