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何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何园 何园又称“寄啸山庄”。在江苏扬州。清代乾隆年间为双槐园,光绪年间为何芷舠所得并加以扩建,故名“何园”。园规模宏大,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主要建筑有楠木船厅,厅边是湖石假山,假山附近是小亭和楼台。西部则以水池为中心,周围是山石、厅堂、楼台。东为方亭,西为湖石假山,西南为楼厅,北为蝴蝶厅。东、西两部分用游廊连接。解放后进行整修,后又与棣园并连,使之成为扬州现存古园林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座。 ☚ 网师园 留园 ☛ 何园中国园林。又称寄啸山庄。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街,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后与原湖南会馆的棣园并入,现为当地最大的庭园。全园分为3个区:东区旧为宴会之地,偏北有4面厅,面阔3间,假山有六角小亭,南建有5开间厅堂;西区为重点,中央有水池,建有水心亭,周围建有桂花厅、蝴蝶厅、赏月楼,西北之楼屋原为主人的起居室;南区面积较小,有3开间二层楼屋1所,楼南砌有黄石假山。 何园 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北街,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代表。由于它修建得较晚(为扬州现存的清代园林中年代最晚的一个),所以园中建筑多少都受一些外来影响,带点“洋味”。何园的前身是双槐园。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官吏何芷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建置了此园,作为住宅的后花园,并取东晋诗人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名之“寄啸山庄”。它由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为一体。园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部为主体,以池水为核心,四周环以亭、台、楼、廊等建筑物,最具特征的是蝴蝶厅。厅面阔七间,中间三间稍向前凸,两侧四间微向后敛,且屋角略向上翘,宛如一只展翅起舞的蝴蝶,轻盈多姿,故名之。楼的上、下都有高低有致的回廊与复道廊相连,全长约400米,与假山贯串分隔,通过廊壁的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除此外池东有四面环水的小亭一座,亭南曲桥与平台相连。池西有假山一组,蜿蜒向南伸展。山前、后、左、右还有西轩、牡丹台、水洞、小楼等景致。东部以玻璃船厅为主景,它的东、西、南、北四面,分别有背倚粉墙的六角形亭子,宛转通向楼廊的台阶,三面带廊的厅堂及贴墙而筑起的假山等。该园虽为平地构筑而成,却能因地制宜,审度布景,将亭、台、楼、阁星罗于山光水色之间,融自然与人工建筑于一体,形成了“城市山林”式的独特魅力。1988年,何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个园 太平天国忠王府 ☛ 何园 何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徐凝门大街。原为清乾隆年间双槐园旧址,何芷舠于同治元年(1862)改建,光绪元年(1875)建成。初名寄啸山庄,取意于陶渊明诗句:“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后因园主人姓氏而习称何园。何芷舠曾任湖北汉黄德(汉阳、黄州、德安)道道台、驻法公使 何园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作品,也是“咸、同后城内第一名园”。占地12360平方米,由东园、西园和赏月楼三部分组成。东园为引子,主要有峰峦起伏、洞壑幽曲,长达六十多米的贴壁湖石假山;水意旱作的船厅;嵌有《风吹牡丹》砖雕的牡丹厅、半月台,及苏东坡撰书的《海市帖》刻石等。于东园透过漏窗西望,即为西园,沿假山蹬道过楼阁可达西部楼台。西园为主园,是主人宴饮、娱乐之所。主体建筑蝴蝶楼,七楹重檐,楼上下有郑板桥、唐寅、刘墉等名家书画作品。楼前一池清水,水中央建方亭,也称水心戏台,寓意海上仙山“方壶”,池西南突立假山一座。全长400多米的双层廊将方亭与蝴蝶厅、桂花厅、读书楼等环池建筑上下贯连,而成立体交通显著特色。赏月楼居西园西南部,为一独立设置的庭院,是园主母亲吃斋念佛之所。园内花街铺地多用吉祥文字、图案,生活气息浓厚。与园一墙之隔为住宅部分,有玉绣楼、煦春堂。今属何园的还有片石山房等。 ☚ 1. 扬州市 片石山房 ☛ 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在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街,系清乾隆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1875-1908年)官吏何芷舠改建。占地面积12360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住宅相连。东部以玻璃船厅为主景,厅北有假山,东有六角小亭,南建厅堂。西部为主园,中央有一大水池,四周楼阁环绕。池北楼宽七楹,高二层,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俗称蝴蝶厅。楼旁连复道廊,与假山贯串分隔,还有读书楼、桂花厅、石桥、水心亭等建筑。何园以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山水建筑浑然一体,被誉为“城市山林”。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留园 蠡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