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体育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体育概述

体育概述

壮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历史,从文化遗存来看,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瓯骆时期。战国前后,西瓯和骆越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在当时社会物质比较丰足的条件下,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娱乐和体育活动,增强了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并逐渐从生产劳动或军事、宗教等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使其形成一种独立的项目存在于社会,如竞渡、博弈等。这从广西贵县罗泊湾(当时为西瓯、骆越人杂居之地)和广西西林县普驮(当时属骆越地区)出土的西汉前期铜鼓上的竞渡纹,西林县出土的铜六博棋局和贵县出土的六博盘得到印证。
武术是壮族民间体育活动最具影响的项目,然其基本技法形成于何时则史无记载。只能从某些文物图象中窥见当时武技的若干轮廓。例如贵县出土的西汉前期的漆绘铜盘,就绘有几组技击人物形象。从部分技击者的架势和手、身、步、腿等造型来看,都不象是人物的随意动作,而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规范性。可以说这是瓯骆民族初期武术若干招式的缩影。
壮族人民自古就好勇尚武,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武艺也精益求精。刘锡蕃《岭表纪蛮》中曾这样描述壮族:“其身材容貌与汉人已无显著之区别,但此族以武力起自蛮方,强悍鸷烈,实为各族之最。”至宋代,武术已相当普及,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邕州溪峒之民,无不习战,刀弩枪牌,用之颇精。”当时王朝官员称壮拳为“南蛮拳”,是岭南地区最流行的拳种。到了明代,此拳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著名的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吸收了别家之长把壮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抗倭斗争中把它传播于江浙一带。本世纪30年代,龙州县壮拳拳师应越南武术界邀请,组成“少武团”往谅山、同登、河内传艺,又把革新了的套路传入越南。
壮拳在流行过程中,既影响了其他拳种,也吸收了兄弟民族拳种的技艺,通过不断的取长补短、推陈革新,逐渐形成了自己剽悍、刚劲、沉实、稳健的风格。据80年代初广西武术挖掘整理小组调查,目前此拳遍布广西65个县,套路达四五十个。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壮族人民还根据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活动,创造出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形式。并逐渐形成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些项目如舂堂、抛绣球等,在唐宋史籍中便有记载;有些项目如竞渡、弈棋等虽早已存在于民间,但见于文字记载却很晚。它们有的源于生产劳动或武备活动,有的源于游戏娱乐或民间风习,有的源于庆祝或纪念活动,有的则源于宗教礼仪形式。据1989年出版《广西通志·体育志》记载,目前广西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0多种。由于它们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形式活泼多样,又能强身健体,激发人们的勇敢进取精神,故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壮族群众所喜爱。有些项目如打扁担、狮子上金山等,以它的独特风格和精良的技艺走向了全国,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清末民初,西方近代体育传入壮族地区。在民间传统体育继续流行的同时,近代竞技体育在城镇和学校首先迅速传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桂林府举行的广西第一次学界游艺会,是广西最早的省级运动会。民国十四年(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后,比较重视体育,多次将发展体育列入《广西省施政计划纲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一些学校、团体陆续迁来广西,特别是不少著名体育界人士来到桂林等地,促进了壮族地区体育的发展。但由于经济拮据,设施简陋,体育师资缺乏,运动技术水平仍然很低。
建国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壮族地区的体育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区现有业余体育学校93所,单项运动学校8所,还有628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0年来,全区新建体育场地1万多个,占全部体育场、馆、池的5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1985年起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到1990年止全区有7个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壮族聚居的百色市,1983年到1990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和“游泳之乡”。1982年以来,举办了7届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挖掘整理了一批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如抢花炮等已列为全国比赛项目。组队参加了第1—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全区有4个市、8个地区和80个县市成立了老年体协,会员57000余人;有行业性体协9个,基层体协1150个,社会办体育的新风正在兴起。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81年到1990年,广西运动员共获44个世界冠军,63个亚洲冠军和319个全国冠军,涌现了大批贡献卓越的运动员,其中包括世界冠军李宁、吴文凯、黄华、农群华和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黄群、彭百凌、何润华、卢勇、黄秋霞、黄文贵、邓学文、韦青山、覃振桃、吴文静、覃永福、黄恩往、韦文华等一批壮族运动员。李宁在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大赛中,一人独得全部7项比赛中的6枚金牌,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又获3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成为本届奥运会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在他17年的体操生涯中共获世界金牌14枚,被誉为“体操王子”。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30年来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全州办有体育中学一所、县办少年体校8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7所。举办了5届全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方面,有2人获得全国飞机跳伞冠军,1人获得全国柔道女子48公斤级冠军,1人获全国20公里越野跑和马拉松邀请赛冠军,1人获国际技巧邀请赛第二名。全州在历年全省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300块,银牌259块,铜牌273块。

☚ 体育类   斗牛图 ☛
000050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