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合立体)学说
合立体(汉译为体液)学说,是说明人体四种体液的由来、种类及其应用的学说。体液,系指在自然界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人体气质的影响下,以各种营养物质为原料,通过肝脏的正常功能产生的四种体液,即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和黑胆质。它们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消耗和补充,保持一定比例的平衡状态,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状况。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对抗是绝对的。四种体液在各自的数量和质量上保持一定的平衡,是表明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为处于病理状态。体液分为合立体 台比依(正常体液)和合立体 海日台比依(异常体液)两大类。
正常体液(合立体 台比依) 合立体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自然体液,系指保持原有自然的正常状态和作用,对人体生命活动给予活力,并与该人的气质相应的体液。正常体液根据自己的位置或分布、色、味、属性及作用等分为正常胆液质、正常血液质、正常黏液质和正常黑胆质4种。
正常胆液质(赛非拉依 台比依) 赛非拉依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自然胆液质。它位于胆囊,色黄、味苦、性烈,性属干热。具有热身、分解脂肪、帮助消化、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出粪便以及防毒解毒的作用。它不但以本身的干热性防止黏液质湿寒性的过盛,而且以本身的干性能调节血液质和黏液质的湿性,并以本身的热性能调节黑胆质和黏液质的寒性。它渗入血液的部分,以本身的热性和烈性促进血液中同行的其他三种体液的活动,并将它们推送到全身的各个细小部位,从而保持人体精力和体力的旺盛。它的属性和作用与“火”相似,故被认为它是“火”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血液质(胡尼 台比依) 胡尼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自然血液质。它位于肝脏,色红、味微甜,性属为湿热。它依靠心脏的推动,通过血管的单性活动循环于全身,具有营养全身、补充消耗,通过肺及肾进行新陈代谢的作用。它以本身的热,温热全身,以本身的湿,调节全身的湿度和热度,从而保持全身的正常、有序活动。它不但以本身的湿热性防止黑胆质干寒性的过盛,而且以本身的湿性能调节胆液质和黑胆质的干性,并以本身的热性能调节黏液质和黑胆质的寒性。它的属性和作用与“空气”相似,故被认为它是“气”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黏液质(白里海密 台比依) 白里海密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自然黏液质。它位于全身,色白、味淡,性属湿寒。具有以本身的湿及成分中的营养物质,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营养机体,湿润和软化全身,当人体营养不足或大量失血和脱水时,渗入血液中起补充血液的作用。所以,它是未成熟,而必要时能变成血液的体液。它还有将与自己同行的其他体液输送到细小部位,并将产生的废物以本身的流动作用,排出体外的特点。它不但以本身的湿寒性防止胆液质干热性的过盛,而且以本身的湿性能调节黑液质和胆液质的干性,并以本身的寒性能调节血液质和胆液质的热性。它的属性和作用与“水”相似,故被认为它是“水”在人体的象征物。
正常黑胆质(赛危大依 台比依) 赛危大依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自然黑胆质。它位于脾脏,色黑、味酸,性属干寒。具有保持各个器官形状和质量,防止其他体液的蔓延,储存各种营养物质,并为干寒性器官及部位提供相应营养物质的作用。它还能参与思维、感觉和记忆活动,并以本身的刺激和兴奋作用增强感觉器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敏感性。它由于对脾脏本身的功能和胃的消化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故也有增强胃部库外依 加孜百(吸收力)的作用。它不但以本身的干寒性防止血液质湿热性的过盛,而且以本身的干性能调节黏液质和血液质的湿性,并以本身的寒性能调节胆液质和血液质的热性。它的属性和作用与“土”相似,故被认为它是“土”在人体的象征物。
异常体液(合立体 海日 台比依) 合立体 海日台比依,汉文直译为非自然体液。系指超出肝脏产生的自然正常状态,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变化,为对人体无益或有害的体液。根据其变化的程度和所起的反作用及产生的症状,导致的疾病类型,将它分为异常胆液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黏液质和异常黑胆质4种。
异常胆液质(赛非拉依 海日 台比依) 赛非拉依海日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非自然胆液质。异常胆液质过盛时可出现一系列疾病性变化。如面目、舌苔发黄,口苦、多渴、失眠加重等,并易发生胃、肠道及肝脏疾病。根据异常胆液质形成的原因,它分为5种:
❶浅黄色胆液质:是因为胆液质成分里混合于黏液质性物质所致。
❷蛋黄色胆液质:黑胆质与稠黏液质所致。
❸墨绿色(韭菜绿)胆液质:烧焦的胆液质与稀稠黏液质混合后所致。
❹淡紫色胆液质:这是异常胆液质中味极苦、性极热的部分,它由于毒性较强,认为是被烧焦的胆液质的一部分,它的颜色系淡紫色。
❺烧焦型胆液质:正常胆液质成分里混合于少量的黑胆质所致,它的颜色为红蓝色。所谓体液烧焦系指体液挥发部分挥发后剩留的浓缩部分而言。
异常血液质(胡尼 海日 台比依) 胡尼 海日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非自然血液质。异常血液质的发生,多由造血器官功能的变化和失调,复杂的内外因素出现异常状态有关。这种异常的血液质,对人体无益或者有害时,其颜色由鲜红变成为暗红,其质变浓,其味变酸腥臭。这种异常血液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能发生:
❶在血液质成分里,虽未混入任何异常物质,但是由于造血器官的功能失常,致使血液质在数量上增多或减少,或者血液质成分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减少,结果导致发生血液热量的降低。这虽然不能导致某一部位的器质性变化,但是会产生某一部位的功能性变化。这称为体液性气质失调,即血液质性气质失调。
❷因在血液中一起运行的胆液质、黏液质、黑胆质的增多,致使血液成分失去正常状态(脂肪、矿物质、盐等物质过多),血液的输送遇到阻力,使致心脏、脑及其他部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力(弹性)减弱或消失,继而并发血液质过盛性疾病,甚至导致主要器官出现溢血的恶果。如果在血液中的黏液质性和黑胆质性物质增多,并发生重要营养物质减少时,身体就会出现水肿等疾病。
如果在血液中的以黏液质、胆液质和黑胆质作为成分的物质相互产生反作用,发生血液质浓度变稠其味强烈时,导致血液质的烧焦或腐败。这通常发生在高热性或腐败性疾病中,并多见于传染性疾病中。维吾尔民间把这种病称之为“扩卡克”。
异常黏液质(白里海密 海日 台比依) 白里海密海日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非自然黏液质。异常黏液质,系指失去变为血液功能的黏液质或黏液质成分中未成熟的异常部分。这种异常黏液质的增多不但产生一系列疾病,影响血液的补充,而且可引起贫血、慢性炎肿、皮肤疾病等。并可成为皮肤色素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亦可使脑部湿性过盛,引起面瘫、智力减退、健忘、嗜睡、懒惰等。根据形成原因,异常黏液质分为6种:
❶甜味黏液质:黏液质成分里混合于血液质后所致。
❷咸味黏液质:黏液质成分里,混合于盐和腐败的黑胆质所致。这种性质的黏液质味咸、色白、偏干热,多易引起皮肤病。
❸酸味黏液质:黏液质成分里混合于低温的胆液质后所致。这种黏液质味酸,属于偏寒干,其原因有4种:a.由于苦味黑胆质混合于黏液质性物质里,虽然黏液质的颜色未变,但它的味道已成为酸味;b.由于外热力比原有自然热强,导致原有热失去自己的力量,引起酸性黏液质,如夏季变质的酸奶子一样;c.由于甜味黏液质被过多的寒性战胜,使原有的自然热消失而发酵,如像冬天挤压出来的生药汁发酵一样;d.由于原有自然热减弱,使无味黏液质不能很好的成熟而发酵。
❹苦(涩)味黏液质(没食子味黏液质):在黏液质中,由于黑胆质的精华部分超过了黏液质精华,使黏液质变稠、味变苦,有两种原因:a.黏液质里混合于未成熟黑胆质使其变成没食子味;b.因过寒的影响使黏液质的水分凝结其味变苦涩。其性偏于干寒。
❺无味黏液质:黏液质里的水性精华过多,使黏液质成为无味黏液质,属于最未成熟的部分,也失去变成血液的价值。这是因为在它的成分中没有参于其他任何体液。而以单独状态存在,并不接受腐气而很快的产生沉淀。
❻石灰样黏液质:这种黏液质色白、黏稠、无味,是由于过多的寒性不易接受气质性改变而形成。
异常黑胆质(赛危大依 海日 台比依) 赛危大依海日 台比依,汉文直译为非自然黑胆质。异常黑胆质,是人体中任何一种体液,如遇过多的热烧焦后引起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所致。即体液遇到过多的热量被挥发的成分变成气体时,剩下的浓稠部分便成为异常黑胆质。烧焦黑胆质的烈性程度,根据原体液的热性强度来区分,如胆液质被烧而形成的黑胆质的烈性较强、害处较大、影响极坏,但是,由于该物质的成分具有挥发性,所以,所导致的疾病较容易接受治疗。
正常黑胆质,被烧后形成的异常黑胆质有两种:
❶稀度黑胆质被烧后形成的异常黑胆质,虽然很容易在全身中扩散,但是,所导致的疾病能较好地接受治疗。
❷浓稠黑胆质被烧后产生的异常胆液质,虽然在全身中扩散较慢,但是,所导致的疾病很难接受治疗。
总之,黑胆质的异常状态由三种原因所致:
❶各种体液被烧焦后形成。
❷内、外寒性的影响下,体液发生浓稠后形成。其味苦涩、质粗,但烈性较小。
❸血液质被烧焦和沉淀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