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住房制度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

改革

革(革变;革改;变革;易革;更革;调革;厘革;釐革) 更张 刷新 迁贸 处分 矫变 釐改
改革和补救:厘补
对企业所有制的改革:改制
住房制度改革:房改
教育或教学改革:教改
医疗福利制度的改革:医改
改革天命:革天 革昊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革命反正
改革制度:革制
 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改弦更张 调弦易柱 改柱张弦 改张易调 改弦易张 改而更张 改调解张 张弦易调 易柱调弦 解弦更张 解弦易调 改弦易调
 改革或变更制度:改弦 改制
变革序第:革序
改革政治,实行新政:维新
改革政令:革正 革政
改革旧俗:澡熨故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矫国革俗
整顿改革:整改 整釐
根本性的改革:革命
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变法(~维新)
大胆推行改革:洗削更革
(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合理的:改革)

另见:彻底 改变1 改换 变更 创新

☚ 改革   更新 ☛

住房制度改革

1982年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大中城市房租改革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改革福利制、改革低房租才是发展房地产业的出路,拉开了四川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1983年成都市房地产管理局先后推行了旧公有住宅折价出售、新建住宅补贴出售、民建公助、集资建房、保证金租房、新房新租、调租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和尝试。1984年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成都市新建住宅补贴出售试行办法》。1987年成都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转的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纪要》 精神,成立了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同年重庆市经4次修改的 《重庆市城镇住房改革方案》 出台。1988年省房改协调小组根据国务院批转的 《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草案),在全省展开房改试点,第一批城镇房屋制度改革的有重庆、成都、自贡、内江、德阳、广元、峨眉山等7个市,什邡、荣县、富顺等3个县,1990年增加简阳县共11个市、县,试点市、县由政府成立房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改革住房租金,一是提租补贴,一步就位,补贴额最高不超过25%,二是对不具备提租、发补贴条件的单位,实行小步提租、微调不补、超面积加租的办法; 拉开新房与旧房租金的档次,体现多住房、住好房多出钱的原则; 使国家基本上做到收支平衡,不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 职工退出多住房,使一些困难户得到安置。1988年,省内部分市、县对出售新、旧公有住房进行改革试点,当年出售新建公有住房43.18万平方米,回收资金1.1亿元,出售旧公有住房89.41万平方米,回收资金0.37亿元。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全省累计向职工出售公有新、旧住房263万平方米,首次回收资金1.9亿元。对调整消费结构、货币回笼、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作用。1990年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新房新制度的试点,重点是改革无偿分配,实行保证金制和新房新租制度。主要采取三种做法: 一是新房新租有补贴,新租按照成本租金计算,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4元~1.8元,补贴系数按承租职工1988年标准工资的20%~25%计算; 二是新房新租不发补贴,新租水平按维修费一项计租,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一般为0.2元~0.5元; 三是交保证金租房,按建筑面积计算,承租人每平方米一次性交纳保证金20元~50元,并按月交纳房租,租金标准每平方米为0.2元~0.3元,暂不发给补助。新房新制度,单位欢迎,职工接受,解决了单位分房的困难,加快了住房建设的步伐,有利于启动房地产市场。集资建房在全省开展比较普遍,特别是企业建房中较多,据川南地区统计,集资建房面积占企业建房面积的60%左右。对全省加快住房建设、缓解住房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1990年部分地区先后组织住房合作社试点,全省经地方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住房合作社已11个: 成都市7个,重庆市1个,宜宾市1个,江油市2个。合作社建房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成都市7个住房合作社共建房2.13万平方米,已吸收社员382户,社员出资额每平方米350元~450元。住宅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住宅商品化,推动职工个人购买住房,加快解决住房困难,改变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1990年全省共向职工和居民出售商品房82.79万平方米,回收资金2.25亿元。在全省城镇推行上述6种住房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住房改革金融配套改革,全省建设银行受各级政府的委托共设置123个房地产信贷部,到1990年吸收各种房改基金3.03亿元,发放房改贷款0.91亿元。同时,全省已建立城镇住房基金0.15亿元,单位住房基金1.45亿元。3年多来全省房改工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新了住房消费观念,全省城镇在推行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较普遍地进行了适当调高住宅租金,已为多数住户接受。住房分配体制发生了变化,适当增加了分配有偿成分,逐步缩小论资排辈、福利分房的比重。由于房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主动申请参加试点的单位越来越多,住房改革的面积越来越大,房改成为充实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内容之一,最终促进了住宅商品化的进程,仅1990年一年,全省就出售了商品住宅11898套,面积80.91万平方米,其中个人购房面积15.83万平方米。

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1986年,国务院确定蚌埠市为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在推进住房商品化,解决“住房难”,开发房地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9年,又进一步在铜陵等6市1县进行试点。1992年,住房制度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省房改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已正式出台,铜陵、马鞍山、合肥、阜阳等地市已正式实施房改方案,绝大多数市(地)、县都制订了房改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提租发补贴,住房交基金,优惠售公房,集资建新房等。

☚ 五 社会配套改革   职工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 ☛

住房制度改革zhu fang zhi du gai ge

housing refor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