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住宅微小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住宅微小气候

住宅微小气候

住宅微小气候是由住宅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四个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组成一个统一的微小气候,综合作用于人体。住宅中空气的温度对人体的热平衡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气温过高,人体会因散热不良而引起血管扩张、体温升高、脉博增快,血液循环增加,以及血容量暂时减少、循环不良等现象。因而为了维持热平衡,身体大量出汁,导致体内水分、盐分减少,引起水盐代谢障碍。气温过低,则使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空气的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人对湿度的改变反应是很敏感的。如在低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增高可以加速躯体散热,使人体倍感寒冷。寒冷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苍白,代谢减低,甚至组织内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发生障碍,引起组织营养失调,发生冻伤。室内的风速适宜,可以促进室内外空气交换,但在冬季,却可能降低室温,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室内墙壁屋顶等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常与室内空气的温度不同,因此产生正辐射和负辐射两种现象。若在寒冷冬季,呈负辐射状态时,容易造成机体由负辐射而丧失大量的热量,使人受凉。因此室内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很强的综合作用,应该予以适当注意。

☚ 居室污染   住宅生态学 ☛
住宅微小气候

住宅微小气候

住宅微小气候是指在一定气候区中,由于住宅建筑在住宅中所形成的局部气候,往往与大气候或小范围区域的气候不同,它对居室内人群健康和舒适感有重要影响。
住宅微小气候由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组成,能影响室内居住者的卫生生活条件,并直接作用于人体,对体温调节产生作用。(见“微小气候评价”)。
国内外学者对人体在冬季或夏季室内条件下由于微小气候变化对人体引起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得出人体对居室的寒冷或炎热的生理适应限度。在此限度内,体温调节机制不至过度紧张,人们也未产生不舒服和过冷、过热的感觉;人的生理反应开始有了变化,但尚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超过此限度,即室温更降低或更升高时,人开始感到寒冷或炎热,机体的体温、皮肤温度、皮肤发汗量和散热量、温热感觉、呼吸次数、脉搏等生理指标也有较大变化。国内外学者已分别对冬季和夏季气温提出了卫生要求。对冬季提出了采暖临界温度和室内采暖温度两种指标,建议以室温9~11℃为采暖临界温度;16~18℃为室内采暖温度,寒冷地区的室内采暖温度可为18~20℃。对夏季气温提出了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即需要采取防止过热措施时的临界温度)和夏季室内适宜温度。根据国内调查结果认为夏季临界温度为30~31℃,适宜温度为26~29℃。关于辐射温度,在冬季,当墙壁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差5℃,人在距离墙壁0.25m或墙壁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差6℃,距离墙壁0.5m时有寒冷感觉。因此为了避免在冬季室内产生负辐射,居室的墙壁温度与室内气温相差应小于6℃; 辅助房间可相差7℃。适宜的气流对皮肤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皮肤血管的反射,改善体温调节,冬季气流应小于0.25m/s,夏季则应有较大的气流,但不可大于3m/s。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随室内湿度而异。一般要求当室温18~20℃时,相对湿度为60%;在21~23℃时为50%;24℃时为40%。冬季相对湿度最好不小于35%,夏季最好不大于65~70%。

☚ 住宅采光   住宅采暖 ☛
000098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