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制度
对低碳经济理念、节能减排目标、能源开发利用、碳交易等低碳经济行为进行全方位规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的统称。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低碳经济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降低能源短缺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低碳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❶法律制度。制定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以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同时要加强法律的实施,政府应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准入制度,对名录中需要淘汰的落后企业和技术坚决取缔,维护法律的权威,企业要及时掌握和善于利用法律、政策中的激励措施,灵活运用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抢占先机。
❷财政政策。通过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融资、优惠、设立低碳基金等措施,加大低碳经济激励力度,全力促进低碳产业迅速兴起,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建立高碳产业退出机制,逐步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高碳产业环境评测前置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和新增碳排放; 通过多种财政手段来扶持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❸税收政策。以开征碳税为政策调控杠杆,建立一套碳税、燃油税等组成的低碳经济税制体系,限制高碳产业发展,迫使高碳产业主动退出,以合法的方式规避国外二次征收碳关税。对于低碳经济领域予以适当的减免和调整。对于低碳经济领域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及相关的设备制造等都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低碳生产技术和低能耗的生产设备,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❹产业政策。通过建立绿色认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引导企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建立碳排放转移支付机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地区较之欠发达地区应当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低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能进行淘汰,提高高能耗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相应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