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似昼夜节律与航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似昼夜节律与航空 似昼夜节律与航空人体生理、心理功能的近似以24小时为一周期的内源性节律称“似昼夜节律”。除睡眠与觉醒这一周期性活动外,已证实人体尚有许多功能,如心血管、呼吸、内分泌、代谢功能以及心理运动、智力工作能力等,也表现有与环境昼夜周期同步的节律性变化。在航空活动中由于以下原因可使人体这种内在节律受到扰乱: 图1 地球时区图 经度15°代表一个时区,纬度旁的数字表示日光在该纬度的移动速率 似昼夜节律的可塑性也具有一定限度。实验表明,似昼夜节律周期的可塑范围为18~28小时。不过在长时间(长至两周) 海外飞行执勤以及航天飞行的模拟实验中,曾试行将工作与休息时间(小时)安排为4:4、16:16和34:14的作息制度,并得出“可以正常耐受”的结论。当人工作的环境周期变化超过似昼夜节律的可塑范围时,可见近似以24小时为一周期的原有节律仍然未变,而是依靠“相位陡变”或“频率减倍”方式适应外界新环境节律。前一种情况,每1.5倍周期发生一次相位陡变,以适应36小时为一周期的环境节律;后一情况,对过短的外界节律周期(如4:4、3:3等)有规律地每隔一个或数个周期才呈现反应,对其保持准确的同步关系。 为了减轻高速飞行跨越时区的影响,应争取做到: ❶安排洲际航线飞行人员的飞行任务时,应全面考虑跨越时区的影响和航线各阶段的休息时间,根据出发和抵达时间、跨越的时区数目、夜航次数等确定作息时间,专有计算方法。 ❷对长途飞行的旅客,应争取在旅客往常就寝的时刻到达目的地(一般在出发地的早晨起飞),抵达后稍进清淡饮食即就寝。头一两天就寝前可服用自己信赖的安眠剂。刚到达目的地后,应避免立即参加社会活动或进行重要工作。 ❸对有重要任务(如会谈、比赛)的旅客,应争取做到“飞行前适应”或“飞行后适应”。“飞行前适应”指在起飞前数日开始适应,如向东飞行,则每天提前1小时就寝,早1小时起床;如需跨越几个时区,应提前几天适应,使在起飞时已适应目的地的环境节律;往西飞行则相反。“飞行后适应”指到达目的地以后,先休息1~2天,然后开始进行重要活动。应争取获得前一种适应。 ❹应力求改善长途飞行的其他条件,如防止缺氧和舱内空气污染,避免飞行前疲劳、吸烟、饮酒等。 ❺经验表明,团体生活有助于克服节律去同步的困难。 图2 跨时区飞行后,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的似昼夜节律变化(引自Klein及Wegmann,1980) 长途飞行、夜航甚至作息制度的改变,由于类似机理,也会引起似昼夜节律方面的适应困难,从而导致睡眠障碍和疲劳等。故对执勤的飞行人员,应注意保持作息制度稳定。对执行夜间空战任务的飞行人员,也可采取在开始战斗值班前数日即进行适应的方法。 ☚ 飞行活动 大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