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伯恩施坦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伯恩施坦主义

国际工人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攻击和“修正”。宣扬康德主义的庸俗进化论,否认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认为卡特尔、托拉斯能消除危机,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进行社会改良,使之“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抛弃党的最终目标,提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修正主义公式。

伯恩施坦主义

伯恩施坦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潮。它是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发展的产物,以及各种形式的机会主义的继续和发展,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集中表现。1895年伯恩施坦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一系列文章,以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改和修订,故称“伯恩施坦主义”,亦称“修正主义”。它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普遍真理,形成了一个相当严密、完整的资产阶级观点体系。在哲学上,否认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以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用庸俗进化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主张以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说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认为资本主义的卡特尔和托拉斯可以避免和消除经济危机。否认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在政治上,反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倡“阶级合作”,反对政治革命,反对阶级斗争,主张实行社会改良,鼓吹资本主义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它篡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主张将德国社会民主党变成“改良的党”。提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口号,实质就是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为谋取实际的或可以设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列宁选集》第2卷第7页)伯恩施坦主义作为一种国际现象,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要危险。

☚ 角色论   社会制度 ☛
000031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