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伯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伯庸bó yōng(字)黄畴若,宋代人,淳熙进士。 伯庸bó yōng(字)马祖常,元代人,任御史中丞。 伯庸bó yōng(字)王尧臣,宋代大臣。 伯庸 伯庸见“马祖常”条 ☚ 伯蕴 伯勤 ☛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世为雍古特部(元蒙部族名),居靖州之天山(今新疆北)。其高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以马为姓。后移居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元代文学家。仁宗延祐初复科举,祖常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元统中任御史中丞等职,后辞官居光州。谥文贞。有《石田集》十五卷。 伯庸 伯庸又称伯康。西周时楚国人。屈原《离骚》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后世注家或以为伯庸为屈原父名,或以为屈原曾祖。现代学者始考定其为西周周夷王时楚君熊渠之长子熊伯庸(《史记·楚世家》称“康”)。其初封在庸附近之甲水畔,实屈氏始封君。 ☚ 伯奇 伯强 ☛ 伯庸(1次) 屈原先父的名或字,也可能是化名。朕皇考曰~《离》 伯庸bó yōng西周末年楚君熊渠的长子。名熊伯庸。据《史记·楚世家》及《世本》指出,周夷王之时,楚熊渠趁周衰而向南扩张,灭庸,伐杨粤,兵至于鄂。因而封中子红为鄂王,封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封长子伯庸于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以北甲水边上,为句亶王,“句”、“甲”、“屈”双声。甲氏即屈氏,见《庄子·庚桑楚》。是为屈氏受姓之祖。按先秦宗法制度,诸侯不能以天子为祖,大夫不能以诸侯为祖,诸侯之子,嫡长相继为君。嫡长而外,不敢以先君为祢,其后世遂奉开始受封之人为祖,即该氏太祖。《离骚》云“帝高阳之苗裔”,是说屈氏本出于高阳氏,但不敢直以高阳氏为始祖;熊伯庸为西周末年楚君熊渠之子,封句亶王,但楚君之位由其弟熊红继承,故伯庸一支按礼制以伯庸为太祖。因此说“朕皇考曰伯庸”。王逸解《离骚》“朕皇考曰伯庸”一句中“皇考”为父亲,因而以伯庸为屈原父亲。《诗经·周颂·雝》“假哉皇考”,据《诗序》,“皇考”指太祖。《离骚》中“皇考”同此。此外,诗中不当第一句言楚人远祖,第二句即言自己的父亲。以父亲与楚人远祖并列,不相称,且过实。故伯庸为屈原之父之说无据。(赵逵夫《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伯庸楚人。见《楚辞·离骚》。或谓屈原之父,或谓楚屈氏始祖,或谓屈原曾祖,或谓只是《离骚》中虚构的皇祖皇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