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体 伪体“伪”是对“真”而言的。杜甫的“别裁伪体亲《风》、《雅》”,就是要裁去“伪体”以亲《风》、《雅》。清乔亿《剑溪说诗》又编:“李贵清真,杜裁伪体,清而不真,则伪体也。”林昌彝《射鹰楼诗话》:“江西宜黄陈少香先生偕灿论诗极精。尝谓昌彝曰:‘诗欲其真不欲其伪。’最初为真,后起非真;信于己者为真,徇于人者非真;足于己者为真,袭于人者非真。是故读书有真种子,作文有真血脉,而作诗有真气骨。得其真,则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一讴一咏,皆有天趣,足以移人。失其真,则虽镂金错彩,累牍连篇,吾不知其中何所有也。古今论诗有二:曰性情,曰格调。性情真也,袭格调而丧其面目,伪矣;格调亦真也,离性情而饰其衣冠,伪矣。此杜少陵所以有‘别裁伪体’之说也。”从性情和格调两方面来论“伪体”,很有见地。 ☚ 艳体诗 僻体 ☛ 伪体伪体,是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提出的美学概念。杜甫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真”这一美学理想出发,与“真”相对立,提出了“别裁伪体”的口号。 《戏为六绝句》说:“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里的“别”,是鉴别、区别之意;“裁”,即为裁去、革除;“伪体”,指背离风雅比兴传统的诗体。因这里的“亲风雅”,有学习风雅比兴现实主义写作方法的意思,因此,伪体即指脱离社会生活,违背写真模实的创作方法和模拟前贤作品的形式主义诗风,与“转益多师”毫无共同之处。杜甫是在谈批判继承时说这番话的,他强调要善于学习前贤,要求诗人远离模拟的形式主义诗风而去亲近生活的本源。 违背 违背违(违戾;违忤;违迕;违拂;违咈;违执;违拗;违抑;违悖;违爽;违异;违费;睽违) 逆(怫逆;捍逆) 背(背违;背离;负背) 倍(违倍) 睽(睽异) 偭(偭背;偭越) 拂 咈 悖 乖(乖失;乖阻;乖沮;乖背;乖反;乖互;乖爽;乖违;乖错;乖张)离(~经叛道) 扭 反(反戾;反背) 韦 伪体 据旅 缪戾 击戾 不合(~法) 曲拗 错迕 舛午 舛忤 舛迕 违背和抗拒:忤逆 拒逆 拒格 拒违 违拒 违别 违扞 违逆 违抗 抗违 违抗命令:方命 抗命 放命 犯命 负命 逆命 狡顽违抗:狡抗 背离儒家的经典、学说:离经叛道 离经背道 离经畔道 畔道离经 叛道离经 相违背:舛 左 相违 相戾 相乖 相迕 相悖 僢驰 违背多数:违众 违背人民:逆人 做事违背常理,不合时代潮流或正确方向:行逆 倒行逆施 逆行倒施 逆施倒行 左书右息 抵触违背:乖谬 拂逆,违背:矫(矫拂) 轻慢违背:慢违 轻佻违戾:轻很 (违反;不遵守:违背)
另见:违反 违犯 背弃 不遵守 ︱遵守 听从 ☚ 违背 违逆 ☛ 00009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