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伦理学概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伦理学概论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仓志祥主编,1972年由以文社出版,而后曾多次印刷发行,在日本伦理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中译本由吴潜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全书内容分为绪论、伦理学概论及其形成,共五章。“绪论”首先论述了荷马以来的希腊人对伦理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认为苏格拉底是道德的德性这一概念的确立者,而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接下来,作者借助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了4个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人格、价值、道德意识和行为。第一章论述了人格的特性及其与道德法则的联系。认为,伦理行为的实现者是作为人格的人。人格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它是“理性存在者的不可分割的实体”。人格具有主体性、统一性、所有性、责任性等特性。人格和人格之间的应有关系包含在道德法则之中。人格和人格的最高的统一,只有在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存在的交往中才能达到。第二章论述了价值的种种形态及其与善恶的关系。认为,价值可以区分为正价值和负价值;物的价值和作用价值;相对价值和无制约的价值;主观的价值、主体间的价值和绝对的价值等等。善的独特性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是有益的价值、无制约的自身的价值、与自由的精神活动相适应的价值。善良意志充分地体现了善的这些特性。第三章论述了道德意识及其与良心的关系。认为,基本自由的规范意识叫做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关于德性的意识,是能够使人成为有德之人的自我意识。良心属于道德意识范畴,但并非一切道德意识都是良心。良心在现实的伦理行为中,表现为三种道德的基本态度:真实;诚实和信赖;责任感和正义感。第四章通过探索马科斯·谢勒、约翰·杜威、黑格尔和赫尔曼·柯亨的行为论,阐明了行为的结构以及行为对于作为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人所起的作用等问题。本书最后一章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等流派产生的背景、特征及其伦理学说进行了论述,并加以评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