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伦敦经济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伦敦经济会议London EconomicConference正式名称为世界货币和经济会议。会议于1933年6—7月在伦敦举行,目的是商订国际金融和经济协定以制止世界性经济萧条。白银生产国和小麦生产国通过谈判签订了货币协定,但稳定货币和降低关税的努力未获成功。仍然实行金本位制的比利时、法国、荷兰和瑞士四国声称除非能在稳定货币问题上首先达成协议,否则拒绝讨论降低关税问题。美国在严重的民族主义思想支配下拒绝讨论战争债务问题,并拒绝在稳定货币方面进行国际合作。F·D·罗斯福总统相信美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因此在会议进行期间就要求召回美国代表团。伦敦经济会议未能解决上述根本问题。 伦敦经济会议亦称“一九三三年世界经济会议”。国际联盟发起的一次讨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策的国际会议。1933年6月12日—7月27日在伦敦举行。66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稳定美、英、法等国的货币汇率和削减关税,以期阻止世界经济大衰退。美国总统胡佛曾对此会寄以厚望。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在国内为对付危机放弃金本位。在会议上美国代表拒绝金本位国家提出削减关税必须以稳定货币为前提的要求,不同意讨论欧洲国家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欠美国债务的方案,并撤回与会代表。除就白银和小麦的生产达成某些协议外,会议未取得成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