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传闻异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传闻异辞

 【出处】:《春秋·隐公元年》:“公子益师卒。”《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异辞。”
【故事】:孔子修《春秋》时,对于公子益师的死,仅作了这样简单的记载:“公子益师卒”,没有写出死于何月何日。《公羊传》为这一记载作了这样的说明:为什么不注明那一月那一日死呢?因为所见、所闻、所传都是异辞。这事离开孔子修《春秋》已历三世。而孔子记录年世,因远近不同,措辞也不同。这是儒家经学今文学派所推崇的“春秋笔法”之一,认为孔子处理史料有条理的表现。实际上,益师死了以后,鲁隐公不去参加葬仪,以表示对益师的轻贱。孔子这样记载,借不记月日以显示对益师的薄浅。
【意思】:《春秋》处理史料有条理,记录年世因远近不同,措辞也就不同。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为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辞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后用来说明传来传去说法就不一样。
【古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或李因田事而附会,或田因李事而推演,均未可知。传闻异词,姑存其砭世之意而已。”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台事传闻异辞,我们如坠五里雾中。”
  • 上一篇:穿窬之盗
  • 下一篇:传檄而定

传闻异辞

指《春秋》纪录年世远近的事,措辞各不相同。《春秋·隐公元年》:“公子益师卒。” 《公羊传》:“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休注:“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

说法

说法

说头
说法一致:交口 齐声
众人说法一致:如出一口 若出一口 如出一吻
 与众人的说法或意见相同:雷同众说
大家的说法相同、意见一致:众口一词 众口如一 众口同词 众口同音 众口同声 众喙一词 一口同声 一口同音
不谋而合,众口同辞:不谋同辞
大家说法或意见一致:齐声 异口同声 异口同音 异口同辞 异口同喙 异口同韵 异口一言 异人同辞 异舌同辞 异声同辞 交口同声
 出语一致,异口同声:一口
 异口同声,大家都这样说:同然一辞 同声一辞
说法不同:各说不一 杂说不一 说法不一
 辗转相传的事情说法不同:传闻异辞 传闻异词 闻见异辞
 双方说法不同,意见有分歧:各执一词
 各人说的都不一样:言人人殊
 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致:毁誉不一
说好和坏的各占一半:毁誉参半
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人多嘴杂 人多口杂
每个人都坚持一种说法:各持一说
说法之妙:讲花
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没有定说:朝真暮伪
说法前后不一,出尔反尔:二三其说
改换原来的说法:改口沓舌
(意见,见解:说法)

另见:措辞 意见 见解 方法

☚ 说法   各种说法 ☛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异辞:言辞不同。形容流传相转,说法各有不同。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opinions are widely divided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解义】传闻:辗转传说的事情。异辞:不同的说法。指措辞各有不同。后指辗转传说的事说法不一致。
【用法】用于文化艺术方面。
【例句】对某些历史现象有争论并没有什么不正常,因为~在所难免。

传闻异辞chuánwén-yìcí

异辞:说法不一。指史事辗转相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辗转流传的事情有不同的说法。

传闻异辞chuan wen yi ci

传闻:辗转传说的事情。异辞:不同的说法。原指《春秋》记录年代久远的事,措辞各有不同。后指辗转传说的事说法不一致。
【近】众说纷纭
【反】异口同声
【注意】传,不读zhuan。

传闻异辞chuánwén-yìcí

〔主谓〕 原指今文学派《公羊》家称记录年世远近不同的事,措辞有所不同。后指史事辗转相传,说法不同。清·袁枚《随园诗话》卷32:“杨妃缢死佛堂,《唐书》、《通鉴》俱无异词;独刘禹锡《马嵬》诗云:‘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似贵妃之死,乃饮金屑,非雉经矣。~,往往如是。”
△ 多用于说法措辞方面。

传闻异辞chuán wén yì cí

传闻:原指较远的事情,现指听来的传说。异辞:不相同的话。指相传的事情,说法不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