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伊莎多拉·邓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1878-1927

美国女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穷家庭。母亲是音乐教师。10岁时就办了一个舞蹈班,挣钱补贴家用。早年学芭蕾舞,但认为芭蕾一味追求技巧,束缚了人的灵性,决心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从希腊古典艺术中吸取精华,创造新的现代舞蹈。大胆改革舞蹈的动作和服装,力求把自然美与古典美完善地结合起来。用舞姿来表演和解释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瓦格纳的作品,动作自然、形式自由。她的舞蹈曾给许多文学家、音乐家、雕塑家以艺术灵感。1913年,法国雕塑家希代尔以伊莎贝拉·邓肯的舞姿为主题创作了《缪斯》浮雕,装饰在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剧院。1921年曾应邀赴前苏联,一度在莫斯科创立舞蹈学校。在艺术生涯鼎盛时期,曾挣得大量财富,但全部用于传播艺术、培养人才,晚年过着贫困的生活。先后与英国戏剧革新家戈登·克雷格、原苏联诗人谢尔盖·叶赛宁等相爱,生有二子,皆死于溺水,本人死于一次车祸。代表作品有舞蹈《马赛曲》、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门德尔松的《春天》和柴科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等。著有自传《我的生平》。

☚ 穆希娜   严凤英 ☛
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1877·5·27~1927·9·14Isadora Duncan

美国著名女舞蹈家和舞蹈教师。现代舞创始人。生于旧金山,家境寒苦。少年时好与姐姐一起合着音乐节奏舞蹈,自发性地、象征性地表达种种内心感受。17岁起在芝加哥、纽约登台表演非芭蕾风格的“自由舞蹈”,但反映冷淡。1897年,她搭一条运牲口的船赴英国,在伦敦的一些公共花园和上流社会的晚宴中表演,受到赏识后开始在欧洲城市巡回演出。此时开始研究古希腊艺术,以寻求舞蹈的灵魂和根基,在柏林等地相继建立儿童舞蹈学校。1904年首访前苏联演出成功。1913年她的两个非婚生女儿溺水而死,第一次大战之火使其舞校解散,给她双重打击,但其艺术声誉鹊起。1921年又在前苏联办舞校,并与诗人叶赛宁结婚。她曾回美国做旅行演出,仍受冷落和无端指责。后定居法国,生活拮据。1925年叶赛宁自杀。1927年她驾车出行中因长围巾卷入汽车轮内而被缢死。同年出版其自传《我的生活》(中译本《邓肯自传》)。其人生与艺术之路贯穿了她尊重自然法则的精神。从大自然的树林、海浪、飞鸟中汲取艺术灵感,在古希腊雕塑和绘画中寻找真、善、美,冲破芭蕾表演的模式和戒律,把舞蹈与人类和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和冲动联系起来,从而赋予舞蹈全新的意义,给当时的艺术界和观众以巨大冲击,开世界现代舞之先河。她注重研究人体内在感觉,演出时穿希腊“图尼克”式长裙,裸腿光脚,在贝多芬、瓦格纳、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交响乐中随心即兴而舞。在舞蹈教学中采用自然诱导、因材施教的方法。她为舞蹈注入新观念、新感觉而奋斗,使舞蹈在世纪交替之际成为一种富于个性光彩的、内涵崇高的艺术。其表演和作品因高度的即兴性而不可复现,但其艺术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架起一座传统古典舞与西方现代舞之间的桥梁。

☚ 霹雳舞   鲁道夫·冯·拉班 ☛
000007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