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大豆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大豆皮 【概况】: . 异名 黑豆衣(《江苏植物药志》)。 基源 为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中的黑色种子的皮。 原植物 大豆Glycine max(L.)Merr. 余项参见“黑大豆”条。 。【生药】:制法 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 药材主产于江西、江苏。 鉴别 种皮多卷成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层灰白色的物质,较大碎片可见长环形的种脐,内表面暗灰色至暗棕色,光滑。 。【化学】: 种皮含矢车菊甙(Chrysanthemin)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monoglucoside)、果胶、乙酰丙酸(Levulinicacid)和多种糖类。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90 【药性】: 性味 ❶ 《饮片新参》:“微甘,凉。” 功效 养血疏风。 主治 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 ❶ 《纲目》:“生用疗痘疮目翳,捣烂敷小儿尿灰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黑大豆衣6~12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