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伊斯蘭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之傳入澳門,估計在明代中葉。最初引領葡萄牙人入京的火者亞三,極有可能是一位回教徒;明清間來到澳門貿易的諸蕃中,其中有來自東南亞流行回教的地區,例如爪哇。回教徒是以擅長貿易見稱,故在明清間從中國內地或海外來到澳門。抗日戰爭時期有大批回教徒逃難到澳門。一九四九年後,還有少數回教徒移居澳門。目前澳門的回教徒約有數百人,有澳門伊斯蘭教會,伊斯蘭教墳場(即回教墳場)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派教職(附) >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  yīsīlánjiào

阿拉伯語Islam的音譯。原意爲“和平”,亦含有“安寧”和“順從”之意。後成爲穆罕默德傳播的宗教專稱,在《古蘭經》中確立。其基本教義以信仰安拉爲宇宙“獨一無偶”、“至高無上”之主宰,嚴格要求穆斯林順從安拉意志。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最後的先知。“順主尊聖”是伊斯蘭教信仰之核心。《古蘭經》是伊斯蘭教之根本法典、立法和思想學說的依據。穆罕默德生前言行,被奉爲“聖訓”,作爲穆斯林道德規範之準則。伊斯蘭教由來華貿易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而傳入我國。傳入我國之時間,有隋代開皇傳入說、唐代武德中傳入說、唐貞觀二年傳入說、唐貞觀六年傳入說、唐永徽二年傳入說。當以陳垣先生考證之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爲允。是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哈里發”奥斯曼遣使到長安,覲見唐高宗,陳述阿拉伯帝國概况,表示對大唐的仰慕。伊斯蘭教在唐時稱“大食法”,南宋時期稱爲“大食教度”,元時稱“回回法”或“回回體例”,明代定稱爲“回回教門”或“回回教”。“伊斯蘭教”之名始於近代。穆罕默德逝世後,由於政治、宗教和社会主張各異,伊斯蘭教分化爲遜尼和什葉兩大教派。傳入我國後,直至明末清初始因西北地區門宦制度之出現而分裂。主要派别有格底木、門宦(道堂)、伊合瓦尼等幾大類。同一派别或帶有一些地域性的特點。新疆地區的派别又有其獨特之處。參閱《伊斯蘭教在中國》一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