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辛迪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辛迪加xīn dí jiā

一种垄断的组织形式。[法] syndicat。1958年《新知识词典》:“辛迪加: 源出希腊文Syndikos,意即同盟或联合组织。这是一种较之卡特尔有着更大权力的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新提加、仙治洁特、新迪加、辛狄加。

辛迪加xīn dí jiāсиндикт

辛迪加

辛迪加xindijia

参见“垄断组织”。

☚ 卡特尔   托拉斯 ☛

辛迪加Syndicate

原意为组合。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但在商业上已失去独立性。它们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业务由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办理,然后在成员间按协议规定的份额进行分配。这种在流通领域中的集中和垄断,使辛迪加有可能以抬高的价格销售产品,并按压低的价格收购原料。同时,由于流通领域的统一经营已使辛迪加的成员不再单独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这就使它们很难脱离辛迪加;如果某一成员想退出,就必须重建自己的购销机构,在此过程中它很容易遭到辛迪加的排挤。因此,相对于卡特尔来说,辛迪加这种垄断组织形式是较为稳定的。但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争夺产品销售和原料分配的份额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旦彼此的力量对比或市场条件发生重大的变化,就会要求重新规定协议份额和改组总办事处。辛迪加出现的时期大体与卡特尔相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流行于西欧各国(特别是德国)。1893年,德国成立了莱茵-威斯特伐里亚煤业辛迪加,集中了该地区总采煤量的86.7%;到1910年,这一指标达95.4%。德国的水泥工业则按区域联合成辛迪加,如南德辛迪加、莱茵-威斯特伐里亚辛迪加,等等。在俄国,辛迪加也得到很大的发展。1886年俄国出现了铁钉铁丝工厂的辛迪加,此后又相继成立了制糖厂主的辛迪加和石油公司的辛迪加。在20世纪头10年,辛迪加已在俄国的钢铁、采煤、采矿、机器制造等部门中垄断了大部分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在西欧还出现了一些国际性的辛迪加,其中,1909年成立的国际锌业辛迪加把其产量在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西班牙的五个工厂集团间作了明确的分配。

辛迪加Syndicate

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企业间关于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并通过该协定所建立的一种经济组织的名称,旨在通过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料,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者在生产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料都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
❷苏联新经济政策初期建立的辛迪加经济组织,该组织联合许多生产同类产品的托拉斯,以便批发销售该种产品、采购原料和计划贸易业务,旨在使托拉斯能集中管理和组织所属企业的生产活动。

辛迪加

法文syndicat的音译,意为“联合组织”。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 (1) 在经营活动上,它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流通过程中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2) 在组织结构上,各参加企业在购销上失去独立性,而在法律和生产上仍保持独立。其产品销售、原料采购均由辛迪加统一进行,借以压低材料价格、抬高产品价格,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在统一的经营下,参加的企业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参加者如脱离辛迪加另立购销机构,则难免遭到排挤而陷入困境。因此,与卡特尔相比,辛迪加较为稳定。辛迪加在法国和德国得到特别广泛的发展,在20世纪前半期尤其突出。辛迪加成员在争夺产品销售和原料分配的份额上存在严重矛盾,当力量对比或市场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往往导致辛迪加瓦解,而另行规定协议份额,改组总办事处。

辛迪加

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订立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法律上和生产上是独立的,但各企业不再直接和市场发生联系,原料的采购和商品的销售均由辛迪加总办事处按照协议的规定统一办理。这样,辛迪加就可以控制市场,以垄断低价采购原料,以垄断高价销售商品,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争夺更多的产品销售和原料分配份额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而份额的分配是以各自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一旦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就要重新进行分配。因此,在辛迪加的内部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参】 垄断组织

辛迪加

辛迪加Syndicate

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意“组合”,是经营同类商品的若干公司企业,通过订立统一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一种垄断组织。
参加辛迪加的企业,推选出它们的代表,组成辛迪加总办理处,一切参加者的商品销售和原料采购,都得通过这个总办理处统一进行。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经营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在商业上已失去独立性。它们的商品销售业务以及原料采购业务,已由辛迪加的有关组织机构按照协定分配的份额统一经营。辛迪加对商业的控制,一方面意味着辛迪加在流通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使它有可能通过抬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和压低原料的采购价格,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另一方面意味着辛迪加的参与者不能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因此,它们要脱离辛迪加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种组织形式要比卡特尔稳固一些,比托拉斯弱一些。辛迪加内部各公司企业间在商品销售份额和原料分配份额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当它们的经济实力对比或市场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就要重新修订协定,甚至改组辛迪加及其组织机构。

☚ 托拉斯   康采恩 ☛
辛迪加

辛迪加

同一行业的多个独立企业,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材料协定而建立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方面失去独立性,市场销售业务完全由辛迪加组织的总办事处或供销营业机构集中控制,销售盈利按协定在成员企业中进行分配。采购的高度统一,可获得买方垄断的优势。除此以外,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资产和法律上仍保持相对独立性。

☚ 卡特尔   康采恩 ☛
辛迪加

辛迪加Syndicate

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具体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若干资本主义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订立统一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在商业上已失去独立性。辛迪加的总办事处统一办理它们的商品销售和原料采购业务,按照协议进行分配。它们凭借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抬高商品销售价格和压低原料收购价格。它比卡特尔要稳固一些。但在辛迪加内部,在商品销售和原料分配份额上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每当它们的经济实力对比或市场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就要重新修订协议,以至改组辛迪加及其组织机构。

☚ 卡特尔   托拉斯 ☛
辛迪加

辛迪加Syndicate

来自法文的音译,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指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在购销环节已失去了独立地位,即失去了商业上的独立性。它们的原料采购业务和商品销售业务,由辛迪加的有关组织机构如总办事处按照协定分配的份额统一经营,辛迪加凭借自己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可以抬高商品的销售价格和压低原料的收购价格,以保证其参加者获得高额利润。因此,辛迪加是一种较卡特尔更为巩固的垄断组织形式。但在辛迪加内部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争夺产品销售和原料购入的分配份额的竞争。前苏联新经济政策初期也建立过一种叫作辛迪加的经济组织,它联合生产同类产品的托拉斯,以便批发销售该产品、采购原料和计划贸易业务,旨在使托拉斯集中地组织和管理所在企业的生产活动。

☚ 有限合伙   合伙的解散 ☛
辛迪加

辛迪加

法语“Syndicat”的音译。原意“组合”。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大都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组织。辛迪加内各企业不能独立地进行商品销售和采购原料,须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从而在争夺产品销售和原料分配份额上进行激烈竞争。它们在生产上和法律上虽保持独立性,而在商业上丧失独立性。

☚ 卡特尔   托拉斯 ☛

辛迪加

syndicate


辛迪加

syndicate

辛迪加

syndicate;syndicat[法]
报业~syndicate/参加报业~的专栏作家a syndicated columnis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