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企业保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企业保障

指依靠企业本身的经济力量通过劳保福利的途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方式。6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劳动保险是由劳动部门立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管理的,并建立了后备基金。“文化大革命”中,全总被撤销,劳动保险基金也被挪作他用。80年代以来,劳动保险直接由劳动部门管理,但因后备基金丧失殆尽,只能采取完全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资金改由各企业自行筹措,变成了 “企业保险”。同时,由于中国第三产业十分落后,而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解决得不好就会酿成许多社会问题,为了弥补社会服务的不足,中国政府使企业在福利服务方面承担了更大的责任,称之为 “职工福利”。
到了8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突然加快,退休人员剧增,1978年,中国城镇退休职工314万人,到1990年,已增加到了2301万人,增长6倍多; 离退休金支出1978年仅为17亿元,1990年竟达389亿元,增长近22倍。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企业的福利基金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于是职工福利大大发展,从吃、穿、用、住、行,一直到医疗、托幼、教育、文娱、体育等等,全由企业大包大揽,形成了 “企业办社会”的局面,经费开支也迅速膨胀。1978年,中国城市职工保险福利费用总开支为78亿元,1990年竟增加到938亿元,增长约12倍。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而 “企业保障” 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才行得通,即便如此,也使企业不堪重负,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是一个大包袱。
实际上,中国的企业保障与国外称为 “雇主责任制”的社会保障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是一种不完全形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社会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保障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必须加以配套改革的。现在企业劳动保险已走上了地方统筹或行业统筹的路子,但最终解决问题还必须以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取代企业保障。职工福利也应大大降温,仅限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将大多数设施和服务纳入第三产业的轨道,用市场机制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真正走上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