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铜彩牺耳瓷尊
清乾隆。高22.2厘米,口径1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制瓷业除大量烧造前代的品种外,还创造了许多新奇制品,其中对各类工艺品的仿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朱琰《陶说》一书对当时的仿制情况载文:“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此件瓷尊仿古青铜器而制,形体曲线乃至细小的折线均透露出金属般的硬度,并再现了青铜器的色泽和锈斑,更为绝妙的是,铜器的错金银装饰也分毫不差地表现出来。透过那浓重的金属色泽和斑斑锈痕,可以看到颈部、足上有变形蟠螭纹各一周;腹部有云雷纹组成的菱形方格;腹下部为蝉纹。肩部的两兽形耳也极具金属质感。凡观赏者无不拍案叫绝,发出惊叹。此件收入唐英的《陶成图画卷》。唐英见“青花缠枝莲纹觚式瓷瓶”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