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价值导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价值导向指社会统治阶级为了调节不同阶级、等级、阶层、集团以及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的反映,体现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道德体系中,界定价值导向的涵义,要把握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一)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价值导向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是一元的、统一的;价值取向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是多元或多样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导与被引导,制约与被制约,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但是,一定社会的价值导向只有成为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二)价值导向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中,“价值取向”是社会生活的总体指向,是“定位器”、“指示仪”,表明一定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根本特征和最高价值目标,引导人们朝一定方向去努力;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整个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和限定。在一个社会道德体系中,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可以有许多条,而“价值导向”一般只有一个,但它们之间都植根于现实生活,其趋向是同一的。(三)“价值导向”作用与道德作用。“价值导向”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共同的道德信念、行为指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而道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道义论”和“功利论”两种道德理论曾经先后或交替作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而有效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但是,无论是“道义论”还是“功利论”,都是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为基础的,都有其片面性。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融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国家、集体、个人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决定了第三种社会价值导向必须是超越“道义论”和“功利论”,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的核心——集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通过大力倡导以维护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的道德价值导向,并造成强大的舆论权威,引导个人利益的取向,限制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集体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导向的中心内容。它的确立和实施,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事业发展的精神保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