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以色列政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以色列政党

以色列政党

以色列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于194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国家。犹太人来自世界各地,社会状况复杂,政治倾向各异,政党众多。在1977年以前,以色列在议会和政府中实行一党主导制,即以一党为主,联合其他若干政党执政。建国后的30年,先是由以色列工人党( “马帕伊”),以后由以色列工党 ( “马伊”)控制政权。此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极端民族主义和反阿拉伯宣传的加强和阿以冲突的激化,右翼势力增强。1973年右翼“利库德”集团形成。1967年战争打破了国内政治力量的传统布局,形成以以色列工党和以色列工人名单党联手组成的“马拉赫” (统一)集团和由加哈尔集团、国家党、自由中心等组成的“利库德” (团结)集团的两大政治集团对立的政治局面。在两大政治集团的外围,有为数不少的宗教党和右翼小党,在继续控制被占领土问题上支持“利库德”集团; 还有如“争取公民权力运动”、“什努伊”、“争取和平进步名单”党、左翼社会民主党“马帕姆”、新阿拉伯党等则支持“马拉赫”集团。1977年选举中 “利库德”集团获胜。1981年利库德集团组织第二届内阁。第二届内阁广泛开展向被占领土实行移民的活动,将以色列立法扩大到戈兰高地 (1981.2.),并入侵黎巴嫩(1982)。黎巴嫩事件后,以国内反战运动兴起,经济日益恶化,“利库德” 内阁倒台。此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1988年11月选举后,经过一个半月的谈判组成“利库德”和“马拉赫”联合政府。以色列所有的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都不同意全部撤出被占领土,只是在解决冲突的方法和立场上存在着分歧。目前以色列主要政党有: (1) 以色列工党,1968年由巴勒斯坦工人党、以色列劳工联盟和以色列工人党合并组成。创始人本·古里安、果尔达·梅厄、摩西·达扬等。该党是以色列“马拉赫”集团的核心力量,对外坚持侵略扩张政策,在其执政期间曾四次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了大量阿拉伯国家领土,将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并残酷镇压占领区巴勒斯坦人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与“利库德”集团的强硬路线相比,工党具有某些温和的色彩。该党对内鼓吹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强调加强同美国的联系,吸引美国的投资等。(2) “利库德”集团。1973年成立。由 “加哈尔” 集团、国家党、自由中心等组织组成。“利库德”集团的核心是贝京创建的自由运动党和自由党。该集团反对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拒不退出以色列在历次侵略战争中侵占的阿拉伯土地,坚持与阿拉伯国家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主张从世界各地大量吸取犹太人移住巴勒斯坦。在其执政期间广泛开展向被占领土移民的活动,将以色列立法扩展到戈兰高地,并发动黎巴嫩战争。伊科战争后,该集团拒绝联合国参与中东和平谈判,拒绝巴解参加中东和谈等,遭到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的谴责。该集团内各组织有一定的独立性。主席是沙米尔。(3)争取公民权利与和平运动,1973年成立。由以色列工党中分裂出来的一部分人组成。巴勒斯坦人起义后,该党在以色列第一次公开提出同巴解谈判,支持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甚至允许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巴勒斯坦独立国家。(4) 以色列共产党。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巴勒斯坦工人社会党。1948年改为现名。自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长远目标是在以色列建立社会主义,近期目标是寻求以和平的方法解决阿以冲突和在尊重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的基础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维持中东和平。但是,该党内部在解决中东问题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派别。(5)全国宗教党。1956年成立。主张皈依犹太人的宗教和传统,以犹太教义为基础制订宪法,宣扬通过征服或外交手段建立一个包括幼发拉底河到尼罗河整个地区的大以色列国,主张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居民点和无限制地吸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移住以色列。该党是“利库德”集团的重要支持者。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黎巴嫩政党 ☛
000010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