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今例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今例古又称以今律古、以今套古。训诂弊端之一。即盲目地按后代的语言习惯去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如《汉书·黥布传》:“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中华大字典·心部》“虑,忧也。”引此例证,解“虑”为“忧”。其实,“虑”在汉代尚无“忧”义,应训为“考虑,打算”。这是不明古义而以今释古。又《墨子·非乐上》引《夏书·武观》:“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清代毕沅校《墨子》,疑“野于”为“于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亦同此说,并训“于”为“往”。二说皆误。介词“于”置于其宾语之后,是先秦汉语的一种特殊语序,无错可言。 这是不明汉语语法而以今释古。 以今例古 以今例古同“以今律古”条。 ☚ 以今律古 七、诗词曲律 ☛ 以今例古训诂弊端之一。亦称“以今律古”、“以今套古”。即盲目地按后代的语言习惯去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例如《汉书·黥布传》: “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中华大字典·心部》: “虑,忧也。”引此例证,解“虑”为“忧”。其实, “虑”在汉代尚无“忧”义,当训“考虑、打算”。这是不明古义而以今释古。又《墨子·非乐上》引《夏书·武观》: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清·毕沅校《墨子》,疑“野于”当作“于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亦同此说,并训“于”为“往”。二说并误。介词“于”置于其宾语之后,是先秦汉语的一种特殊语序,无错可言。例如《左传·昭公十九年》: “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又: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均同此。这是不明古语法而以今释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