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代白头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代白头吟[南朝·宋]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乐府诗集》收此诗入“相和歌辞”。汉乐府民歌《白头吟》是写男的有二心,女的表示决裂的内容,诗中有一句“白头不相离”,故名《白头吟》。而鲍照这首《代白头吟》的内容,不同于“本辞”,它不再局限于描写妇女个人的哀怨,而是用隐喻的手法,借古讽今,影射当时统治者昵近小人疏斥贤臣的黑暗仕途,故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诗一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正直清高的知识分子形象,“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他笔直得象朱丝绳一样,清白得象玉壶冰一样。不难看出,这样一个既不阿谀奉承,又不同流合污的人,怎么会讨得统治者的欢心呢?在这里,诗人用设问的方式, 自问自答:“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既然在官场中失意了,还有什么昔日情意值得留恋而感到惭愧呢?因为那是充满了猜疑和嫉恨的是非之地啊! 诗人思绪万千,紧接着写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 “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这是诗人代表下层寒士抒发他们受压抑的痛苦心情,似乎是诗人有感于刘骏杀死旧臣颜竣的历史事实而呐喊。当时宋孝武帝刘骏做皇帝之后,行为颇为荒淫,“宫内颇有丑论,又多所兴造。竣谏争恳切,并无所回避。上意甚不悦,多不见从。”(《南史·颜延之传附颜竣传》)颜竣最后被赐死。(参见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于是诗人怒不可遏,公开对那些像“硕鼠” 一样的国君和如“苍蝇”一样的佞臣进行痛斥和揭露:“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硕鼠”原为《诗经·魏风》的篇名,据《毛诗》解释:“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诗经·小雅》有《青蝇》篇,郑玄笺曰:“蝇之为虫,遇白使黑,遇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那些小人为什么会得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呢?物以远为贵,后来者居上罢了。岂不是么?野鸭在水中生活,天鹅在天空飞翔,本来它们并没有什么可贵之处,只不过以远为贵而已。正如《史记》所载:“汲黯渭武帝日‘陛下用群臣,如积薪,后来者居上’。”诗人又列举“幽王取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毛诗》)和“成帝初即位班婕妤选入后宫……后赵飞燕宠盛,婕妤失宠”。(《汉书》)这两个历史故事,说明历代君主喜新厌旧的传统观念和恶习。周王汉帝皆沉溺女色,不务政事。自古以来统治者都是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生活,并非当今君主才如此。 本诗在艺术上,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发表议论,兼用比喻、拟人和设问等修辞手法。一二句把物拟作人,形象生动;三四句是设问,自问自答,引出下文:“人情”以下八句好似格言,发人深思。 “硕鼠”、“苍蝇”是比喻,以浅喻深,以物喻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至于幽王与褒姒、成帝与飞燕等典故,更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诗人借古来讽今,起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代白头吟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闺中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头白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向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首令人断肠的感伤诗,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深悲无奈,却充满对生活的留恋和热爱,虽代老者立言,却只能出自青年诗人之手,故李泽厚称之为青少年对人生宇宙初觉醒的自我意识。此诗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本于东汉宋子候乐府歌辞《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摘其枝,花叶何飘扬。请谢彼妹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坠,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然而刘希夷变原作之叙述为反复咏叹,或前后易辞申意,或作回文式唱叹,情感更加集中,音调更加楚楚动人。 刘希夷能写出这样的不朽之作,除了时代的加惠,还有身世不偶的原因。才人的不幸与红颜的薄命,两者本有同情。关于此诗的故事甚多,据《本事诗·徵咎》:“诗人刘希夷尝为诗曰‘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忽然悟曰:‘其不祥欤?’复构思逾时,又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恶之,或解之曰:‘何必其然’,遂两留之。果以来春之初下世。”其事虽近小说家言,其潜在意味,乃在唐人认为此诗是刘希夷用心血和生命写成的。《唐才子传》所载略同,更添枝叶云:“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于此也可见此诗的为时所重。 此诗影响深远,它所创造的红颜薄命的感伤形象,对《红楼梦》作者塑造林黛玉形象大有启发,从而创造了黛玉葬花这一经典情节和缠绵悱恻脍炙人口的《葬花辞》。 《代白头吟》《代白头吟》
乐府诗篇名。南朝宋鲍照作。清张玉榖《古诗赏析》卷十七说:“此拟弃妇自伤之诗,与卓文君原辞同意。”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说:“此统言君臣、朋友、夫妇之情难常保,即屈子‘恩不甚者轻绝’之意。”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引刘坦之说:“毫发喻少,丘山喻多也。此殆明远为人所间,见弃于君,故借是题以喻所怀。篇末如《邶风》所云‘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此诗是拟汉卓文君《白头吟》之作,但它不同于本辞,不再局限于描写妇女个人的哀怨,而是用隐喻的手法,借古讽今,影射当时统治者昵近小人疏远贤臣,抒发了寒门知识分子受压抑的痛苦心情,具有较深广的社会意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