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田一1289晋语。山西忻州〖 〗。①名替别人种的田地。②动替别人种田。   代田汉武帝时赵过所倡的耕作法。主要是在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在沟里播种。出苗后中耕除草,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根部,使之健壮成长。第二年,互换沟和垄的位置。这样更番细作,既使地力得以恢复,又有利于抗旱保墒,是一种较缦田为先进的耕作方法。《汉书·食货志上》指出代日法的优点:“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代田中国古代作畎垄轮耕的土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战国时已出现的“畎田”(有小沟的田)基础上发展而成。将一亩田做成三畎三垄,间隔排列;畎垄宽度均为一尺(约合今市尺七寸),深亦为一尺。作物播种于畎内,发苗后,分次削垄上培壅苗根,以此增强耐风抗旱的能力。畎与垄可以轮流调换,使地力获得休养。田土经常翻松,有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 代田古时北方干旱地区的一种轮作法。把一亩地划成三畎三垄,在垄中播种,耨草时锄垄土以培壅苗根。畎和垄相互轮换,藉以保持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