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仓颉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仓颉篇》

也作《苍颉篇》。
❶童蒙课本,正字规范。秦丞相李斯作。7章。“书同文”时,取史籀大篆省改成标准小篆,作四言韵语课本以教学童、正字。因开篇为“仓颉作书,以教后诣”,便截取首二字名篇。其书久佚,散见群书,近几十年西北边陲及安徽阜阳出土汉简时见零章残句。参见《三仓》。
❷即《秦三仓》,李斯《仓颉》、赵高《爰历》、胡毋敬《博学》三篇的合称。参见《三仓》。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蒙學教材 > 倉頡篇
倉頡篇  cāngjiépiān

亦作“蒼頡篇”。省稱“三倉”。蒙學教材。秦爲統一文字,改用小篆編寫三種字書: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七章、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文字多取《史籀篇》,爲兒童識字、習字教材。漢興,閭里塾師合《倉頡》、《博學》、《爰歷》三篇,斷六十字爲一章,凡五十五章,改用隸書,統稱《蒼頡篇》或《三倉》。書中爲四言韵語,常將同義、近義、反義集中編排。此種“以類相從”之編排,開後世蒙學字書之先河。全書已佚。1977年,安徽阜陽出土漢簡《倉頡篇》五百四十一字。《漢書·藝文志》:“《蒼頡》一篇: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爰歷》六章,車府令趙高作,《博學》七章太史令胡毋敬作。”

仓颉篇

仓颉篇

也作《苍颉篇》。
(一)秦时李斯所著字书。《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其性质是规范小篆形体的字表,大约都是四字成句,两句一韵,以便记诵。《仓颉篇》早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任大椿《小学钩沈》及近代王国维均有辑佚。《流沙坠简》中有《仓颉篇》残简。近年在安徽阜阳和甘肃玉门也都出土有《仓颉篇》残简。如玉门汉代烽燧遗址所出三支《仓颉篇》简的简文:“苍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勉力讽诵,昼夜勿置。苟务成史,计会辨治。”
(二)汉代把《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书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东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汉兴,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

☚ 八体六技   爰历篇 ☛

仓颉篇

字书。参见“三仓”条。

《仓颉篇》

中国古代学童字书。秦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改大篆为小篆,秦相李斯作 《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汉代合编为一书,改用隶书,统称 《仓颉篇》,共55章,每章60字,四字一句,押韵。后来又把 《仓颉篇》 和西汉扬雄 《训纂篇》、贾鲂《滂喜篇》合编为 《三仓》。已佚。

仓颉篇

《仓颉篇》cangjiepian

又称《苍颉篇》,中国古代识字教材,据《汉书·艺文志》载,全书七章,秦丞相李斯著。当时秦朝为统一和简化文字,改用小篆编写了三种字书,除李斯的《仓颉篇》以外,还有胡毋敬的《博学篇》,赵高的《爰历篇》,均作为儿童识字课本。西汉时合为一本,改为隶书,统称《仓颉篇》。原书已佚。清孙星衍、任大椿及近人王国维等有辑本,王国维辑本较为详备。1977年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中, 有《苍颉篇》541个字,这是《苍颉篇》亡佚近千年后最大的一次发现。残简《苍颉篇》用隶书, 为四言韵语,常将同义、近义或反义词编排一起,如“黚黶黯黮、黝黭䵮、𪑙黤赫赧、儵赤白黄”。这种“以类相从”的编法, 对后代蒙学字书的编纂很有启发。

☚ 《幼幼集成·护胎》   急就篇 ☛

仓颉篇

中国古代字书。秦时为统一和简化文字,改用小篆,编写了三种字书:李斯作《仓颉篇》、胡母敬作《博学篇》、赵高作《爱历篇》,作为儿童识字课本。西汉时合为一本,改为隶书,统称《仓颉篇》。

仓颉篇

二卷。近人龙璋辑。《说文解字叙》云:七国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据此可知,李斯所作的《仓颉篇》,乃是秦时省改大篆为小篆用以统一文字的三种范本之一。汉兴,闾里塾师合三者为一,改小篆为隶书,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统称《仓颉篇》,用作儿童识字课本,一直流行到东汉末年。至晋,仍被保存在《三仓》中,唐以后则完全亡佚。故近三百年来小学家无不以搜辑《仓颉篇》为当务之急,清代的孙星衍、任大椿、马国翰、陶方琦、顾震福等均有所得,辑而成编。是编为龙氏从《玉篇》、《一切经音义》、《文选李善注》诸书辑录出的,吸收了前人的长处,校订了前人的讹误,可谓后来居上。是书见于龙氏《小学搜佚》(上编)。本世纪以来,各地考古发现许多汉简,时有《仓颉篇》。有一支简为首章前一部分,凡四十字:“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勉力风诵,昼夜勿置。苟辑成史,计会辨治。超等轶群,出元别异。”由此可知:《仓颉篇》原是四言成句,二句一韵,内容夹叙夹议,与《急就篇》性质相似。现在颇有必要根据这些考古资料,在前人的七个辑本的基础上,采长补短,把《三仓》及其注解分开,作出一个更好的辑本。

《仓颉篇》

秦汉间识字正字用书。秦灭六国后,丞相李斯(?~前208,今河南上蔡人)等人整理文字。李斯作 《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太史令胡毋敬作 《博学篇》 ,皆用小篆体写成,为统一正读文字的范本。汉初,闾里书师们将秦字书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3300字,统称为 《仓颉篇》 ,又称 “秦 《三仓》 ” 。秦 《三仓》 大体是4字为句,有韵可寻。今尚可见到出土的汉初残简秦式本墨迹和传抄到西汉晚期的残简八分隶书字形。通过两汉年间这些抄录的 《仓颉篇》文字,足可窥蠡当年篆隶递嬗之痕迹。汉平帝时,扬雄续 《仓颉》 34章,作 《训纂篇》 ,又调整 《仓颉》 中重复之字,共89章5340字。东汉和帝时,郎中贾鲂又续之作 《滂喜篇》34章,后人以秦《三仓》 为上卷,《训纂》 为中卷,《滂喜》 为下卷,世称“汉 《三仓》 ” 。秦汉《三仓》均为中国古代典型的 《仓颉》 类字书形式。

仓颉篇

参见“苍颉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