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从军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从军诗》cong jun shi

Poems on Joining the Army→王粲 (Wang Can)

从军诗

东汉诗。王粲作。此为组诗,共五首,王粲后期,经常随军出征,参谋军事,歌颂功德,描摹战争,此组诗就是当时军旅生活的实录。其一: 从军有苦乐。西征关右时作。关右,即函谷关以西地区。曹操在建安二十年三月率军出关征伐,二十一年二月大胜班师回朝,此诗即咏此事。诗分三层,第一层写曹军征关右取得大捷。开篇诗人就说:“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从军虽然有苦有乐,就看你从的是谁?接着诗人对曹操大加赞扬,若从曹公这样的神武将军,哪会久劳师,意即哪会受苦呢?曹公一出关右,勃然作怒震动如天威,他率军一举灭了𤞤狁,再举兵又诛了羌夷;西边平了叛将韩遂,降了张鲁及其五子。灭敌之快,犹如俯首拾遗。第二层写犒赏三军、献祭太庙。曹公破敌后,大飨士卒“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军人给养充足丰厚,战马膘肥体壮。战利丰足,战马去时“徒行”,还时“兼乘”,疆域扩大“拓地三千里”,兵行神速“往返速若飞”。曹公“所愿获无违”,所以军民“歌舞入邺城”。回归邺都后,曹公率军民“昼日献大朝”,直到天晚日暮才回去。第三层盛赞曹公并述愿随曹操建功立业。诗人歌颂曹操善理内外之政:“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在曹操的贤明治理下,“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国泰民安,人人各得其所。诗人也“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他不愿意象长沮、粲溺一样隐匿终老,把锄相随,并耕自食。在形式大好,人才辈出的建安时代,诗人感慨万分,“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建功立业成为时代极响,诗人悟出了孔子当年不愿效仿长沮、粲溺隐居避世而执意为道天下的志向所在,并以此自勉。全诗回顾了曹操近一年的西征生活,颂赞了曹军夺关斩将、收边平叛的光辉业绩,以及曹操治军治政内外贤明的雄才大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的热切希望和建安士子不甘闲居终老的远大抱负,表达了诗人追随曹操共图统一大业的信心和决心。诗的场面宏大,格调明快,感情欢悦激昂。其二: 凉风厉秋节。建安二十一年十月,曹操征伐孙权,此诗及以下三首均作于此时。凉风厉秋之际,司掌典制法规的官员颁告了详细的刑罚规则,我君曹公适时发兵,威武雄壮直奔东吴,水兵之多“泛舟盖长川”,陆军之强“陈卒被隰坰”。尽管曹军军容俨整,连年战争,诗人厌战情绪油然而生,“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思乡恋亲人之常情,更何况常年征战,迁转无定的征夫戎卒。看着急急流水,诗人“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征夫在旅,思妇泣独,两地牵挂,两情同哀:“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此处化用《诗经·豳风·东山》典故,隐有感慨夫妇不能相守的悲伤。但是国家未统一,“岁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宁”?统一中国,诗人感到责无旁贷,因此渴望速战速决。他想到周公东征,三年而归,“今我神武师”一出征,必定“暂往必速平”。那么自己“弃余亲睦思”,全力以赴“输力竭忠贞”。只怕自己不当一夫用,无缘相报曹公的优厚待遇和素日栽培。想到这里,诗人“夙夜自恲性”收拢自己思乡怀亲的心绪,一心向战,作好冲锋在前的准备,不敢听那退兵的金声。本诗叙写出征的场面威严齐整,抒发诗人怀乡思亲的情绪哀感动人。同时,诗人以统一大业为重,愿效忠竭力聊尽绵薄的衷情诉说亲切感人。其三: 从军征遐路。征伐孙权时作。和第二首情调略同。诗人“从军征遐路”,为了“讨彼东南夷”。战船顺江而下,天晚了仍没有停息。这时候,白日半隐西山,远处的桑梓树巅上余晖掩映。蟋蟀在岸上悲鸣,孤鸟翩翩低飞。征夫心多忧思愁绪,想此诗人凄怆心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湿了我的衣服。回身进房卧在床上,“此愁当告谁”?但是自己身着戎装,从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自古以来“即戎有授命”,这种信念决不可违。此诗睹景伤情,以景托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厌战思亲之情,但是军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使诗人情绪平稳下来,并且坚定了“即戎授命”的信念。其四: 朝发邺都桥。本诗作于征伐孙权离开邺城时。军队早上从邺都出发,晚上渡过了白马津渡口。漫步河堤上,诗人“左右望我军”,军容严整,声势浩大:“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他心里充满着必胜的信念:“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一由我圣君。只恨自己无适时良谋,在军中犹如一个充数备位、不称职守的官臣。占据军中要位,却“微画无所陈”。战国时许历只为赵奢的普通军士,他冒死出谋画策,“一言犹败秦”。我自己无功受禄,实在愧对“伐檀人”,身“虽无铅刀用”,也希望自己奋力拼搏以献薄身。本诗前言魏师军容极盛,千万之军,俨然在目,后半自陈素志,愿为统一大业献微薄之身。全诗格调激昂慷慨,声威浑厚,气势雄壮。其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写征战途中的目见及感受。诗人从军远涉他乡,荒路悠悠无尽,忧愁之心缠绵而生。四下张望荒野无人烟,“但见林与丘”。由于连年战火城镇凋蔽,榛棘丛生,“蹊径无所由”。大湖里生满雚荻蒲草,小河两岸长满野生芦苇。天晚了凉风刮起来,“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上悲鸣,鹳鸟黄鹄摩天飞翔。客居旅途的征人心多悲伤,泪落下来无从收拾。早上进入谯郡界,豁然开朗心忧顿消。四周村庄鸡鸣相随,原野里庄稼丰茂。房屋鳞次栉比充满廛里,女子、男子和乐地走在街道上。如果不是生长在圣贤的邦国里,谁能享受这种洪福?就像《诗·魏风·硕鼠》中那位盼望乐土的诗人,虽是客居,我也愿留在这儿。诗人眼望萧条原野、耳听风声蝉鸣,心情极郁闷消沉,哀思愁情骤起;进入谯郡后,原田丰茂,城邑繁荣,诗人心情豁然明朗,又唤起留下不前的隐情,通过前后对比,诗人厌战思安的心情鲜明地表现出来。全诗细腻简洁,折转自然,颇见诗人才力。刘勰赞其“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但诗人自伤情多,频遭乱离的生活经历又不免使其诗往往“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钟嵘语)。其诗对西晋影响很大,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