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鉴考异》看《通鉴》的史料来源与选材特点邱居里撰。发表于《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3期。《通鉴考异》是探究《通鉴》史料来源与选材特点的可靠依据。北宋前十九部正史是《通鉴》编纂的基本依据,但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书籍资料的存佚情况不同,对正史的依据程度有差异。战国秦汉时期的大部分书籍资料遭受严重破坏,因而《通鉴》对正史的重视,依据为最,取材于正史约占四分之三,取材于其它书籍资料为八分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正史及其它书籍较前丰富,《通鉴》一方面仍以正史作为史料基本来源,另一方面对正史外书籍资料的利用较前有所增加,取材于正史占三分之二,取材于其它书籍不足五分之一。隋唐五代时期,利用正史资料大为减少,而取材其它书籍比重明显增加。此外,《通鉴》对各种史料进行了严格的选择鉴别,去其繁冗存其精华,弃其妄缪取其真实,使《通鉴》成为一部取材宏富而又事实详核的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