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之小说界
罗家伦作。初载于1919年1月《新潮》第1卷第1期。本文从创作、翻译两个方面评述了中国小说界的现状。文章将当时的小说创作分为三派。黑幕派萌生于清末,因政局不好,时势不定,现在几乎弥漫全国小说界,其要害是无羞耻地教人“作恶的法门”。四六派的辞藻陈旧,结构千篇一律,是“遗误青年的书籍”。笔记派宗法《聊斋志异》等书,分为言情、神怪、技击、轶事四支,总的毛病是作品无思想,作者未觉悟。由此,文章提出“良心未昧的小说家”勿以“劝世”为藉口, “过当”地写人类的罪恶。欲引读者向善,叙事状物时要讲究技巧,要有近情合理的改良社会的责任感,要研究社会学、心理学,注意观察社会,多读外国小说的杰作。中国翻译小说的状况,因旧文学根性尚未打破,所以没能领会外国文学的真正价值, “新文学的潮流也无从发生”。而日本受外国文学影响,产生了东京的白话翻译小说,且“能以精确的眼光,观察一切的事物”。这是值得中国人深思的。为了改变中国翻译界的现状,选择翻译材料时应以改良社会为宗旨,用白话文翻译外国的白话小说,使人类因此“相知”。翻译要仔细,不可将原作的精采处删去,更不可擅自加入中国的意思,而改变了原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