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今文尚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今文尚书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古《尚书》经秦焚书亡。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师徒传授。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故名今文《尚书》,以区别于古文写的《尚书》。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对此注释得较完备。

今文尚书

上古历史散文集。西汉伏生(约前268—前178)传。不分卷。生亦称伏胜,字子贱,济南郡(今山东章丘)人。 少好学习, 尤喜 《尚书》。秦时为博士,秦始皇下令焚书,伏生藏书于屋壁,遂外出避难,直到汉初才返归故里。壁藏《尚书》已有部分散佚,乃在齐鲁地区教授所剩篇章。汉文帝闻听伏生善治《尚书》,欲安车召至京师,因其年事太高,不能受命,遣太常掌故晁错前往受读。晁错用当时通行文字把伏生所传授《尚书》笔录下来,收进皇家书库,称为《今文尚书》。全书二十八篇,有《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等。景帝时,鼓励民间献书,出现《泰誓》,将它加入伏生二十八篇,《今文尚书》遂成二十九篇。书中保存许多珍贵史料。有叙事,有文告,有议论。叙事具体,文告简洁,议论精辟。有民国元年(1912)成都存古书局写刻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诸多注本中较详尽一种。

今文尚书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详“尚书”。

今文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道光时人,生卒年不详,字词溪,号竹吾,历城 (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清代学者。他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共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较好的为经部诸书,此《今文尚书》即为马氏所辑之经部书之一种。据《汉书·艺文志》载,《尚书经》二十九卷,班固自注有大、小夏侯两家,欧阳经三十二卷。颜师古以为,此二十九卷即伏生所传授者。然汉、魏时少有有人称伏生之《书》为今文,晋、宋之间始有人这样认为。本卷所辑者,多取自《史记》所引之文。《汉书·儒林传》载,司马迁亦曾师从孔安国,故《史记》中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用古文说;然而《尧典》各篇以外,则皆今文说。马氏辑之,确有独到之处。本书今有玉函山房本存世。

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典。《史记·儒林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29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由于口授笔录,乃以汉时文字书写,故称“今文尚书”。其29篇为:《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泰誓》、《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又,篇有分上、中、下者、故亦作34篇。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为较完备的注本。参见“尚书”。

☚ 爻辞   今文经学 ☛

今文尚书

书名。汉代流行的《尚书》的一种。即《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书》类所著录之《经》29卷。内容为战国以前官方文诰及追述上古历史的著作汇编。《汉书·艺文志》谓:“《尚书》系孔子编集,凡一百篇,并作序。”秦焚书时,济南伏生藏一部于壁中。至汉初取出时已残损不全,仅寻得29篇(一说28篇,《泰誓》一篇为后增),在齐鲁地区传授。晁错受于伏生,以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出,故称“今文”。篇目为《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诰》、《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泰誓》、《牧誓》、《洪范》、《金滕》、《太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多士》、《济诰》、《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正文前另有序文一篇。今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四部丛刊》本《尚书》共58篇,其中的33篇即《今文尚书》,这33篇实即今文29篇中《泰誓》以外的28篇。因将28篇中的《盘庚》分为上、中、下三篇,从《顾命》中分出《康王之诰》一篇,从《尧典》中分出《舜典》一篇,从《皋陶谟》中分出《益稷》一篇,因而成为33篇。

今文尚书

秦始皇焚书时,济南人伏生将一部《尚书》竹简藏在墙壁之中,西汉建立以后废除了秦的禁书令,伏生取出所藏竹简,结果有的断烂,有的字迹模糊不能辨认,经凑拼仅得到二十八篇。伏生以此传授弟子,其中以欧阳高、夏侯胜、夏侯建三家最为有名。由于伏生整理的《尚书》是用汉代的隶书写的,故称为《今文尚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