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古时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烧竹青,使之出“汗”取其易书,防虫,故称之“汗青”。意谓人都免不了一死,但只要为国家民族而死,就会光照史册,万古传颂。语出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声)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丹心: 指爱国志士的一片忠贞之心。汗青: 指史册。 句意: 人生自古谁无死?要把你那爱国的热心永留在史册上。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释义】 文天祥格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 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该句出自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附全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 “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 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 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 “汗青”。 【评析】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此诗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 “五四运动” 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 《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怀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时期爱国诗人,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 人。原名天祥,字宋瑞,自号文山,抗元名将。名著《文山全集》,名篇有 《正气歌》 《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因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有 《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等。本文是选自 《文山先生全集》中的一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丹: 红。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 先用火炙竹使出汁, 干则易写, 又不受虫蛀。引申为书册。 句意: 自古以来人必有死期, 问题是要把爱国的赤子之心载入史册, 万古永存。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①丹心②照汗青③。 【注释】①留取:留得。②丹心:赤胆忠心。③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写字,为了防虫蛀,事先必须烤干竹子里的水分,叫“杀青”或“汗青”。照汗青:意为在史书中留下美名。 【释义】自古以来谁能不死,但要死得有价值。为国家献身,赤胆忠心可以照耀青史。 【点评】这两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参考文献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①丹心照汗青②。 【注释】①留取:留得。②汗青:指史书。 【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不死,要将一片丹心留在史册之中。 【点评】这是两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反映了作者以死报国的决心和品格。 参考文献 文天祥《过零丁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