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生仪礼风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生仪礼风俗

人生仪礼风俗

满月是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其时面塑也颇为讲究。霍县一带,外婆要做一个直径尺余的叫“囫囵”的食品,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囫囵”中间放置精美的龙、凤或虎头叫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送与孩子,分给来探望庆贺的亲友吃,取免灾之意。晋北人家则多做花馍,叫“桃”,形状似乳房,乳头点红,馍上装饰各种花草,纹饰吉祥图案。桃在古俗中本为驱邪之物,稷谐言“逃”,意为免灾。做成乳房状,表示成熟,是乡村民俗母性特征的一种隐喻手法。到孩子周岁时也要做相似的大花馍馍或十二属相,造型或拙或巧,或雅或俗都随地方而变。
婚礼迎娶之俗历来是极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语道“结婚胜如小登科”,晋北风俗,迎娶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对“欢鱼吉兔”,洞房门顶上放一对用红线连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征玉兔金缘。实则兔之本意为虎,是民间镇宅驱邪的护佑之神。婚礼面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县一带的“宫食”,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对,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驮仙桃,金鱼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细加点缀,造型生动,情趣悦人,五彩缤纷,鲜丽明快,线与面、点与块、塑与画、拙与巧的结合与对比,形成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喜庆的气氛,丰富了民间婚俗的内容,更为民间艺术增添了俏丽的一枝。
老人们年至花甲,晚辈们惯常要为之祝寿庆贺,祝贺者蒸作漂亮的大寿桃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
葬礼活动中主要面食供品,视亲近程度而区别不同形式,有“大供”、“小供”之分,直系的儿孙之辈所做的大供又叫馒头,圆形上面饰以明快简洁的花瓣,插上枣花,源于古时三牲祭奠之遗俗,其他亲朋则敬奉类似蛇盘盘的小供。
霍州面塑,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的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如意。
在“寒食”节时,霍县人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有的还分单头蛇、双头蛇。旧时民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日,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是塑造女子坐于莲台上的造型)、狮、虎、狐狸等等造型。
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
婴儿闹满月,一般由姥姥家制作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有的在大“囫囵”里还会有较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谁来看孩子,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旧社会,由于穷困,给女儿送去几个“羊羔儿”馒头,就算尽心了。如今,生活富裕了,一次送给女儿的“羊羔儿馒头”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样,而且都有寓意。比如“牛羊”,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象征五谷丰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霍州面塑造型朴实,不多修饰着色,往往仅用些品红点彩。

☚ 七月十五与送面羊   忻州面塑 ☛
000144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