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文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文主义rén wén zhǔ yì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1916年K.Hemeling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Spoken Language:“Humanism,泛爱学派、人文主义。”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又译作“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后流传其他国家。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人文主义是近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开端,其基本内容是: (一) 肯定人,歌颂人,反对神的权威。中世纪教会宣称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人是渺小的,应当做神的忠顺奴仆。人文主义作家则热情颂扬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认为人有理智,有高尚品质,有无穷的能力,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莎士比亚)。(二) 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反对封建专制禁锢。(三) 肯定现世生活和人对幸福、享乐的要求,反对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彼特拉克说:“爱情与荣誉是人生的理想”。爱拉斯莫说:“人生的目的,首先在于寻欢作乐”。(四) 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五) 主张“人类天生一律平等”(薄伽丘),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六) 在创作思想方面,人文主义作家提倡文艺反映现实,面对人生。反对神秘、梦幻文学。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剧中人物之口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他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人文主义在当时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其基础是个人主义和人性论。许多人文主义者在提倡个性自由时,把个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 在反对禁欲主义时,又肯定放纵情欲;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看不起劳动群众,甚至敌视劳动人民。这些都是人文主义的明显局限性。到了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夺取了政权,在经济上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人文主义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因而逐渐丧失其进步性,这时一般称它为人道主义。

☚ 文艺复兴   修辞学派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早期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流传到英、法、德、荷、西、波、瑞士等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学者佩脱拉克、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诗人乔叟,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哲学家蒙田、西班牙的文学家塞万提斯、斐斯等。人文主义者以新兴资产阶级的眼光整理、挖掘、注释和阐述古希腊、古罗马典籍,反对“神性”,提倡“人生”;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万物之本;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来世幸福说,要求现世幸福和男女爱情;批判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崇尚理性、智慧、科学和探索;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专横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意志。

☚ 毛泽东思想   人本主义 ☛

人文主义

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与道德思想。它肯定和注重人、人性,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里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二)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人应当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享乐是真正的幸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不道德的享乐是不存在的,人生的目的不是死后的永生,而是现世的享受;(三)反对神学统治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宣传人天生具有自由意志,主张顺从人的意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以培养出精通学术和全面发展的人;(四)反对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人文主义思潮虽属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但它要求人们把眼光从神转向人,从天堂转向尘世,其矛头是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因而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Renwenzhuyi

人文主义一词源自拉丁语humanus,也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性论”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针对中世纪的教会统治,人文主义首先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及其对人的个性的束缚。人文主义肯定了人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主张人应有享受财富、艺术、爱情等方面的权利;人文主义要求文艺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技术要为人类谋福利;教育不应束缚人性,而应为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服务。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因此,它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是反封建、反对教会统治的,在解放人们的思想、推翻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人文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抨击了封建主义和教会的统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造就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文化与科学巨匠。文艺复兴时代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无一不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是以维护私有制为前提的,一旦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便暴露出来,成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工具了。

☚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Renwen zhuyi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思潮。13—14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中逐步发展、壮大,新兴的市民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创办了一批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的世俗学校,讲授“人文学科”,研究和传播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人文主义由此得名。14世纪,人文主义思潮最早在意大利形成,随后传播到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尼德兰、瑞士、波兰等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拉克、薄伽丘、彭波那奇、达·芬奇、爱拉斯谟、蒙田、莎士比亚等。人文主义思想从整理文化典籍开始,目的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一切以神为本体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从人性论出发,要求个性解放,主张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中世纪崇拜神贬低人的思想, 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和天堂地狱学说,提倡人的尊严和价值,肯定现世生活的幸福,赞美男女之间的爱情;批判封建教会对世俗文化的摧残,否定宗教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发展科学;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宣扬“意志自由”,个人的品德决定个人的地位等观念。人文主义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推动着整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潮流奔腾向前, 它为宗教改革和自然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发展开拓了道路。它还造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莫尔和康帕内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人类思想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推动了人类的自身解放,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 八戒   人本主义 ☛

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与经院哲学、神学对立的一种世俗文化运动。人文主义者用“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与“个人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伟大;注重知识,反对蒙昧主义。从古代文化中寻找根据,主张恢复古希腊罗马世俗的文化。人文主义运动14世纪下半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主要代表有意大利的彼特拉克(FrancescoPetrarch,1304—1374)、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彭波那齐(Pietro Pompon-azzi,1462—1524或1525)、法国的蒙田等。人文主义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抽象人性论。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又译为人道主义,欧洲资产阶级的一种反封建思潮。14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兴起,15、16世纪发展蔓延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蒙田等。其主要思想是: 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利益、承认人有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的权利,相信人力的伟大,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 提出个性解放,要求个性自由,推重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 提出以“人道主义”代替“神道主义”,以“人权”代替“君权”。这个思潮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使人们摆脱封建神学的桎梏和封建教会的控制,给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发展乃至后来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开辟了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它在人类进步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人口经济学   人文科学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L'umanesimo

亦称人本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义。它主张以人为核心,以人性为基础,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肯定人的价值,与基督教会宣扬以神为本的说教针锋相对。它弘扬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倡导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赞美理性,推崇科学文化;歌颂友谊平等,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人文主义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代表了人民反对封建制度的愿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也是与封建教会作斗争的理论武器。由于它是西欧各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思想,所以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和较强的生命力,在欧洲流行了数百年之久。体现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有:彼特拉克、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他们对后世的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海勒   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识形态学说,即与“神学学科”对立的“人文学科”。主要指:(一)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教学和研究对象的世俗文化;(二)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思潮和新文化运动,也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主义运动的摇篮是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流传到英、法、德、荷、西、波、瑞士等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学者佩脱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诗人乔叟,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哲学家蒙田,西班牙的文学家塞万提斯、斐斯,原籍荷兰的德国讽刺作家爱拉斯漠等。他们创造了许多不朽之作。
人文主义者以新兴资产阶级的眼光整理、挖掘、注释和阐述古希腊罗马典籍。其基本观点是: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扬人是宇宙的主宰,万物之本;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来世幸福说,要求现世幸福和男女爱情;批判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崇尚理性、智慧、科学和探索;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专横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意志。人文主义所说的“人”和“人性”是抽象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它所提倡的思想解放,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核心,有局限性。但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没落封建阶级的思潮,为宗教改革、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起了进步作用。

☚ 人脑   人本主义 ☛

人文主义

humanism


人文主义

humanism


人文主义

humanism

人文主义

humanism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先进思想,但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