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物性论
清代壮族学者郑献甫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文。收入《补学轩文集·散体文》。文章表示赞同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是把荀子的性恶论推向极端,断言人性比动物恶数倍。其论证如下:❶杀父杀母、强奸、抢劫之类的坏事,动物无之而人类皆有,故人性比兽性恶;
❷世界上历来只有治理人类的官吏而没有治理动物的官吏,可见人性比兽性恶:
❸动物不能为善也不能为恶,人类可以为善也可为恶,但人类不利用自己的灵慧为圣为贤,却利用自己的灵慧为奸为盗,故人性比兽性恶;
❹动物不残害同类同种,人类残害同类同种,亦足以说明人性比兽性恶。郑献甫的人性论仍属于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在论证方法上也抹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但他在一定程度上怀疑和否定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反映了当时壮族社会民主思潮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