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工鱼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

选择鱼类洄游经过、自然条件适宜而又无碍其他作业的水域,专门构筑的渔业工程设施。目的在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吸引鱼类聚集、繁殖或索饵成长,从而形成稳定的捕捞作业场所。包括专为保护鱼类资源、培育仔幼鱼或诱导鱼群定向游动而设置的人工鱼礁,以及专为诱集中上层鱼类而设置的浮鱼礁。广义的人工鱼礁还包括建在近岸海域增殖牡蛎、鲍、龙虾、海参或大型经济海藻 (巨藻、海带、裙带菜等) 的多种人造礁,统称浅海增殖礁。在1988年第四届国际人工鱼礁研讨会上,把人工鱼礁改称鱼类人工生境。
人工鱼礁具有诱集一些鱼类栖息、增殖和保护其生存的作用。向人工鱼礁处聚集的鱼类很多,因海区、水深和季节不同而异,大部分为经济鱼类。其中构成主要捕捞对象的,我国南海区有石斑鱼、红鳍笛鲷、裸胸鳝、鲷科鱼类等; 东海区有石斑鱼、鲷科鱼类、黄姑鱼、大黄鱼等; 黄海区有六线鱼、黑 (鲪)、真鲷、黄姑鱼、斜带髭鲷、牙鲆等。人工鱼礁的形状、结构及其形成的流态、阴影等,适应一些鱼类本能趋性的要求,为其聚集、栖息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就形成了鱼类相对集中而稳定的小渔场。人工鱼礁还有限制拖网等渔具作业,防止其过度捕捞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作用; 有的可为仔幼鱼提供饵料丰富、流速徐缓和逃避敌害鱼类存食的条件,起到培育渔业资源的作用。人工鱼礁建设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即投礁量,才能发挥预期作用。投礁量通常按鱼礁体外表面轮廓线以内 (包括空隙) 的体积计算,以空立方米数表示。具体海区因条件不同,适于建造鱼礁的规模大小也不同。以人工鱼礁建设已经规范化的日本列岛沿海的鱼礁规模为例,由小及大,依次为: 普通型鱼礁。每处总体积大于400空立方米 (1954年始建); 大型鱼礁。每处总体积大于2500空立方米 (1958年始建); 人工礁渔场。每处总体积大于三万至七万空立方米,标准为五万空立方米 (1976年始建); 海域礁。由若干处人工礁渔场组成,总体积约15万空立方米 (1982年始建)。人工鱼礁的投放地点,必须选择在鱼类洄游通过之处 (否则仅能增加一些定栖性岩礁鱼类),要具备生物繁殖生长的良好条件,自然环境比较稳定、安全。鱼礁投放后不致过早损坏、移动或被埋没,形成渔场后能容纳预定数量的渔船作业,而且不与其他海上产业互相干扰。选择投放鱼礁地点要根据对水域自然环境、渔业资源和当地社会条件调查的结果作决定。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地形、地貌、底质、潮流、波浪、水质、生物和天然礁等,其中地形、地貌、潮流、生物量同鱼类活动范围密切相关。

☚ 人工放流   渔业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
000008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