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表现在新生婴儿体重和青少年身高、体重有较大的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生长发育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据1979年合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抽样调查,合肥地区儿童体检测量身高、头围、胸围、坐高、上、下部量和前卤闭合时间等8项指标,均符合我国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标准。同期资料还表明,中小学学生身高均值每10年:城市男生增长4.17厘米,女生4.20厘米;农村男生2.30厘米,女生2.26厘米。女性比男性增长快,城市比农村增长快。抽样调查表明,安徽与上海、南京、武汉市同期资料比较,身高、体重的均值水平基本相同。作纵向比较,合肥市1979年与1957年同类资料相比,除3—4岁组外,其余7岁组以内各年龄组身高、体重的均值,都有所增加。身高、体重、头围、胸围4项主要体质指标,均居于全国中上等水平。
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城乡差异 安徽于1967、1979和1985年对青少年儿童作过3次体质抽样调查,城市和农村同年龄相比,不论男女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指标城市都高于农村(见表1-2-15),相差约一个年增加量。从表中看出,10岁的青少年身高城乡相差4.59厘米,然而17岁身高城乡差距缩小,相差1.71厘米。城乡之间青少年儿童体态发育上,在家庭的经济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上,都能反映出青少年儿童体态发育的规律性,城市好于农村。
表1-2-15 1985年青少年儿童发育对比
年龄组 | 项 目 | 男 | 女 |
城市 | 农村 | 城市 | 农村 |
7 | 身高(厘米) | 121. 15 | 117. 72 | 119. 78 | 116. 64 |
体重(公斤) | 21. 07 | 20. 95 | 20.05 | 19. 60 |
胸围(厘米) | 58. 61 | 56. 93 | 56. 32 | 55. 62 |
坐高(厘米) | 67.50 | 66.00 | 67.00 | 65. 30 |
10 | 身高(厘米) | 135.27 | 130. 68 | 135.80 | 130. 53 |
体重(公斤) | 27. 76 | 26. 54 | 27.44 | 25. 89 |
胸围(厘米) | 63. 73 | 62. 68 | 62.49 | 61.01 |
坐高(厘米) | 74.00 | 71. 60 | 74. 10 | 71. 40 |
表1-2-15(续)
年龄组 | 项 目 | 男 | 女 |
城市 | 农村 | 城 市 | 农村 |
17 | 身高(厘米) | 168.61 | 166.90 | 157. 58 | 155. 39 |
体重(公斤) | 54. 36 | 52. 94 | 48.52 | 47.80 |
胸围(厘米) | 84.09 | 82.20 | 78.79 | 77. 54 |
坐高(厘米) | 91.60 | 89. 10 | 86.20 | 85.00 |
资料来源:1987年6月《安徽青少年儿童体质调研专辑》营养缺乏病和10种主要疾病死亡率 安徽省卫生防疫站1982年10月进行了全省性营养状况的抽样调查,体检人数1961人。其中营养缺乏病132名,发病率为6.7%。城市体检1342人,患营养缺乏病88人,发病率6.6%;农村体检619人,营养缺乏病44人,发病率为7.1%。营养缺乏病呈南低北高。在患营养缺乏病的132人中,核黄素缺乏病人最多,达100人,占病人总数的75.8%;其次是佝偻病有20人,占总数的15.2%,其它营养缺乏病人较少。不同年龄段人群营养缺乏病发病率,最高是幼儿园,达22.63%,最低为大学生,8.43%。在职工中,轻工业职工高于重工业职工,达9.3%。
据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10种主要疾病死亡率(见表1-2-16)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10种主要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地方病,如血吸虫病基本得到根治。
表1-2-16 1990年城市、农村10种主要疾病死亡率 单位:%
合 计 | 男 性 | 女 性 |
顺序 | 死亡原因 | 占死亡总人数比重 | 占死亡总人数的% | 占死亡总人数的% |
城市 | 农村 | 城市 | 农村 | 城市 | 农村 |
1 | 恶 性 肿 瘤 | 25.20 | 17.14 | 29.84 | 22.09 | 19.09 | 11. 52 |
2 | 脑 血 管 病 | 17.78 | 14.26 | 16.87 | 13. 39 | 18. 97 | 15.24 |
3 | 呼吸系统病 | 16.20 | 25. 64 | 15. 47 | 22.77 | 17. 16 | 28.88 |
4 | 损伤和 中毒 | 11.76 | 14.81 | 11.35 | 14.43 | 12. 29 | 1.5.24 |
5 | 心 脏 病 | 7. 84 | 7.03 | 6.43 | 5. 99 | 9.69 | 8.21 |
6 | 消化系统病 | 4. 21 | 4.01 | 4.28 | 4.85 | 4.13 | 3.07 |
7 | 新 生 儿 病 | 2. 16 | 6. 92 | 2.45 | 6.25 | 1. 78 | 7.68 |
8 | 其他传染病 | 3.79 | 2.85 | 4.40 | 2.24 | 2.75 | 3.54 |
9 | 精 神 病 | 1.56 | 1.47 | 1.61 | 109 | 1.95 | 1.89 |
10 | 泌尿、生殖系统病 | 1.42 | 0.79 | 1.43 | 0.84 | 184 | 0.73 |
10种死因合计 | 91. 92 | 96.68 | 94.13 | 96.64 | 89.65 | 96.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