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口老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口老化

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低。儿童的比重下降,成年人和老年人比重逐渐上升,整个人口日趋老化。

人口老化

人口老化

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逐渐提高的过程,尤指在年龄结构类型中已属老年型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它反映一个时期内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表明人口总体向老年型演变,或在老年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促使人口老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主要是生育率的降低。随着生育率逐渐降低,每年出生的婴儿数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时间往后推移,儿童与少年在人口总体中的比重也将陆续下降,相应地,成年人和老年人便逐渐上升,平均年龄也不断提高,整个人口便日趋老化。生育率和死亡率决定了人口的增长率。当人口呈静止状态或以某一定的增长率变化(增长或降低)时,人口年龄构成不变。当人口增长率逐渐降低时,低年龄组的比重逐渐降低,高年龄组的比重相应提高,人口便逐渐从年青状态向年老状态转变,或从已经年老的状态向更年老的状态转变。只要自然增长率不再继续下降,人口老化过程就必然停止下来。所以,生育率低和老年人口比重高之间,自然增长率下降和人口老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人口老化的结果是人口中的老年人比重不断提高,老年负担系数相应提高,劳动力中的年龄较高者比重也将提高,这对于经济活动、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都会带来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老化的过程和时间不是完全一样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出生少,长寿多,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人口老化现象早已普遍存在,且已相继进入了年老型人口。20世纪末,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持续少生,平均寿命增长,所以虽然人口老化速度变慢,却依然有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虽然大多数仍属年轻型,但正处在急剧转变中,由多生短寿向少生长寿转变,因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速度将会加大,人口老化现象也将出现。中国自从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持续下降,少儿比重逐渐降低,加之平均寿命的延长,所以人口正从年轻型向成年型和年老型转变。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率先进入年老型人口。因而应该有所预见,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较大的冲击。

☚ 城市家庭养老   家制度与老人赡养 ☛
人口老化

人口老化

所谓人口老化,是指从动态上来看,老年人的人数比其他年龄组的人数增加得更快,因而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上升的这样一种趋势。
考察人口老化,首先要确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目前世界上有的以60岁为起点,有的以65岁为起点,也有的以65岁为男子老年的起点,以60岁为妇女老年的起点。为了保证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在不同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具有可比性,有必要对老年人的年龄起点作统一的规定。现在国际上通行的老年人口起点为65岁。
为了测定人口老年化的程度,必须首先求出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是指在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表明人口年龄构成的一个相对指标。

老 年 人 口 系 数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用老年人口系数来确定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一般的标准是: 老年人口系数在5%以下者为年轻型人口; 老年人口系数在5-10%之间者为成年型人口; 老年人口系数在10%以上者为老年型人口。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世界各地区65岁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从1960年到2000年的发展动态如下表:

世界各地区老年人口系数发展动态 %

地 区1960年1970年1980年2000年
东 亚4.24.75.57.8
其中:日本5.76.98.613.7
南 亚3.03.33.73.7
欧 洲9.811.713.114.3
非 洲2.72.72.83.3
北美洲9.09.29.412.1
拉丁美洲3.33.74.04.6
大洋洲7.87.78.38.9
合 计4.95.45.96.3

资料来源: 联合国: 《世界人口前景紧急报告》。

人口老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必然提高。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又必然会带来一些经济后果。因为 “一个新生儿同一个60岁的人加在一起并不等于两个30岁的人。” 人们一般把人口分为三个年龄组:
❶未成年组;
❷成年组;
❸老年组。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来看,老年组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负担系数增大。在三个年龄组中,未成年人口和老年组人口相加,一般来说就等于被抚养人口,而成年组人口一般说来就等于劳动人口 (当然,在具体计算时要加以调整)。被抚养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就是社会负担系数。老年组人口比重增大,就意味着社会负担系数增大。因为人到老年,力弱体衰,他们或不能再参加生产劳动,或即使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生产的东西也往往不够他们自己消费,这部分差额要由社会来负担,要有劳动人口来负担。在老年人的生活费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老年人的人数越多,也就是退出劳动年龄的人越多,那么,社会的负担也就越大。当然,老年人只是被抚养人口中的一部分,未成年人口也是被抚养人口。因此,社会负担系数的大小要由这两部分人口的多少来决定。如果说,年轻型人口的抚养重心是少年儿童的话,那么,老年型人口的抚养重心则是老年人。由于人口各年龄组都要有按自然规律依次经历少年、成年、老年等不同的发展过程,因而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变化从长期来看也有其惯性。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少年儿童的人口占的比重较大,那么,过了五十年左右,当这些少年儿童变成老年人时,这个国家的老年人占比重一般来说也较大。虽然少年儿童和老年人都是属于被抚养人口,但两者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老年人的被抚养是对他们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之后。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他们所要消耗的,是他们过去的劳动的积累。而少年儿童的被抚养则属于 “预支” 的性质。另一方面,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对少年儿童的 “投入” 将会有更多的 “产出”,而对老年人的 “投入”则不会有更多的 “产出” 了。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同是从属人口,然而老人与儿童的养育和教育,是需要投入许多成本的,但是,不久他们将会参加生产活动,补偿投入的成本。总之,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儿童是具有生产潜在能力的。与此相反,老人则在过去对生产作过贡献,社会有责任和义务抚养老人。应当指出,抚养老人绝不局限于经济上的意义,如果离开了社会伦理道德,那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2) 劳动人口老化和经济活动人口相对减少。上面讲的,主要是人口老化对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带来的经济影响。现在再看人口老化对生产过程造成的经济影响。由于人口老化,使生产过程、经济计划实现过程中应起作用的那部分人口即劳动适龄人口老化。劳动适龄人口老化的直接后果,会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整个人口的老化就意味着处于成年组年龄的经济活动人口相对减少。日本人口学家兼清弘之在分析日本人口问题时写道: “将来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变化。……1975年,55—59岁的男子劳动力不到200万人,而到了2005年,这一年龄组的男子劳动力则增加到470万人。” 接踵而来的便是退休制度问题、工资问题、就业问题等等。“总之,55—59岁这段年龄是一个烦扰的年龄。” 经验表明,物质生产或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工作效率的最佳年龄区的问题。技术工人的生产效率的最佳年龄区在30—45岁之间,超过这个年龄区,无论是体力、耐力、反应的灵敏度等都开始衰退,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有些工种已不适合超过一定年龄的劳动者操作,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和人身安全,如精密度的加工件以及建筑业中的高空作业等等。
(3) 人口老化还会引起消费构成的变化。因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有种种的特点,老年人的食品、服装、用具甚至交通工具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这样,由于消费者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充分认识和掌握人口老化所出现的消费构成的变化,就可以进行经济预测,把人口老化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充分考虑到。
(4) 人口老化还会影响人口移动。退出职业舞台的老年人移居的现象会随之而出现。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要变换住地,迁到生活条件更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地方去。人口老化进展得快的国家都在出现新型的居民点—— “退休人员城”。但是,也有的老年人喜欢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过于安静又使他们感到孤独。
总之,人口老化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对国家的经济生活,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明显地感到了人口老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 人口密度   人口变动 ☛
人口老化

人口老化The Aging of Population

又称人口老龄化。它是一个具有高生育率和低预期寿命的人口向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人口转变的概念。换言之,人口老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过程或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高的过程。老龄人口是指总人口中60岁和60岁以上人口。目前国际社会常常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称为老龄人口。60岁和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和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西方人口学家把65岁或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作为老龄人口的研究对象,研究老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分析人口老化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和影响。
人口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上述标准的老年型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首先进入老年型国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瑞典、德国和英国先后进入老年型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进入老年型国家。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进入老年型国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进入老年型地区。可见,人口老化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是人口老化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些人口老年型国家,人口老化日渐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因而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1950年国际老年学会 (International Aging Association) 成立。联合国对人口老化也十分关注,组织召开有关人口老化的国际会议,呼吁有关国家重视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
人口老化现象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人口老化研究也始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卓有成效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舒尔兹 (James H.Schuiz) 于1976年出版了 《老龄化经济学》一书,较为集中地研究了人口老化的过程和特征,老年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老龄人口的劳动供给和重新就业问题,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人口老化的经济后果等。法国人口学家索维 (Alfred Sauvy) 也较早地对人口老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人口老化对一个国家人口的精神状况的不良影响尚远没为人们所认识。例如,人口老化会削弱创新和妨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早在19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者就注意到人的寿命和储蓄的关系,当代西方学者则进一步研究了人口老化和个人储蓄、人口老化与社会保险的关系。美国学者彼特·杜克 (Peter Druker) 认为,美国投资于新企业的资本有一部分来源于养老金,并且这一比例在上升。所以,杜克把美国经济称为“养老基金社会主义” (pension fand socialis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针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的人口老化现象,也开始了人口老化的研究,如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势,人口老化形成的原因,人口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化与老年保障、老年健康的关系等。
纵观世界各国的人口发展,可以预计,人口老化这一现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会有增无减。对于人口老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人口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储蓄、投资、消费的影响,人口老化对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影响,人口老化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 人口经济   劳资关系 ☛

人口老化

aging of popu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