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大都督 京畿大都督官名。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置。掌总国家军令。《魏书·官氏志》: “永安以后,远近多事,置京畿大都督,复立州都督,俱总军人。天平四年 (公元537年) 夏,罢六州都督,悉隶京畿,其京畿大都督仍不改焉。立府置佐。” ☚ 京畿观察使 京兆郡主簿 ☛ 京畿大都督官名。北魏末年始置,为统领京畿军士,负责京城治安及警卫的最高军事长官。东魏时权势尤重,孝静帝时废六州大都督,所属军兵皆转归京畿府,此官遂成为举足轻重的职位。北齐时多任用宗室。后主武平二年 (571) 罢。 京畿大都督武官名。北魏末年始置。掌京城宿卫兵。东魏时兼统六州军事,权力较前增大。北齐时皆以亲王为之,总领宿卫兵。不过京畿大都督虽总领宿卫兵,但直接统领宿卫兵的却是领军将军。武成帝高湛时,其子高俨既为京畿大都督,又为领军大将军,始集京畿兵权于一身。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罢京畿大都督,其职掌并入领军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