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奉路
北京经山海关至奉天(今沈阳)的铁路,亦称关内外铁路,沿途有天津、秦皇岛、葫芦岛、营口等重要港口,是连接关内外的重要交通干线。光绪七年( 1881 )李鸿章等人为开发唐山煤矿,着轮船招商局经手修筑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光绪十二年开平铁路局设立后,将铁路延长到芦台。光绪十三年计划再行延长,并拟将路局改为中国铁路公司,增资到1亿两银。英国资本乘机渗入该路。清政府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款100万两, 将铁路从昌黎延至天津。光绪十九年铁路修至山海关。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夺取中国路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光绪二十二年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关于东清铁路修筑与经营合同。英国作为对抗,于光绪二十四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从中英公司借款230万英镑的合同。光绪二十九年,铁路由山海关修至新民。至此,俄国以军事为理由,强烈反对在辽河架桥,阻止铁路延长到奉天,迫使京奉铁路止于新民。后营口支线筑成。日俄战争期间,光绪三十一年日军偷筑了新民至奉天军用轻便铁路,继而又改筑了路基,架设了辽河铁桥。日俄战争后,光绪三十三年日本以取得吉长铁路修筑权为条件,把新奉铁路售与清政府,从此京奉铁路全线贯通。京奉路系以英国资本为背景而修筑,不但承担对英债务,经营实权也在很大程度上落入英人手中。“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强行将该路用于军运,不久又兼并该路,但仍承认对英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