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1171 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
黄汲清著。 曾莫休等译。地质出版社1954年12月版。 14万字。 1945年英文版On major tectonic forms of China的中译本。分11章。第一章泛论大陆和地槽、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基底褶皱。 第二章讲造山旋回(轮回),将中国的造山旋回划为前寒武纪、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几个大旋回,针对当时以德国施蒂勒为代表的单旋回学说,提出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认为多旋回的造山运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特征。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讲述前寒武纪地块、加里东运动和加里东褶皱、华力西运动和华力西褶皱、印支运动和印支褶皱、燕山运动和燕山褶皱、喜马拉雅运动和喜马拉雅褶皱各时期的全国各地质构造单位的情况。 第九章综述显生宙以来寒武纪、加里东泥盆纪、华力西二叠纪、燕山白垩纪和喜马拉雅第三纪各个时代的中国大地构造全貌。第十章讲中国的大构造架,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的某些特征如软性地带和硬性地带、褶皱的硬化、弧形褶皱、构造线等问题。第十一章讲述地质构造火成活动与中国南部金属矿产的关系。书中附有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一系列构造古地理图。 本书是国内大地构造学一个重要学派的经典著作。作者所创用的构造单位名称许多至今仍在广泛应用。本书备受日本、印度、前苏联等国的重视。除原有的英文版外,还被译为俄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