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寿命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寿命表

又称“生命表”、“死亡表”。描述特定人群生命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有队列寿命表和当代寿命表二种。前者是随访同时出生的一群人,记录这群人出生后的死亡过程、计算逐年死亡数、死亡率、尚存人数、生存年数和平均寿命。后者是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群人,按照某一实际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死去,记录其生命过程。根据年龄分组法,又可分为完全寿命表(年龄1岁1组)及简略寿命表(年龄5岁或10岁一组)。医学人口统计中常用后表。

寿命表

寿命表

又称“生命表”、“死亡表”。依分年龄死亡率而编制的一种统计表。寿命表可分地区编制,或以一个国家为单位编制。反映一部分人从出生后陆续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可运用其计算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寿命表包括年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年数、未来生存人年数累计,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等内容。寿命表可分为完全寿命表(从零岁起,年龄间隔以1岁为一组)和简略寿命表(年龄间隔以5岁或10岁为一组)。根据寿命表可计算出各时期分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也能具体反映出一定时期人口的健康水平、寿命水平和死亡率。

☚ 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 ☛

寿命表life table

是说明某历史时期某地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的表格。它是根据某时某地某一人群的年龄别死亡率为基础编制的,表达该时该地该人群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总共可存活多少岁(生存总人年数),并可预期每人平均可活多少岁(期望寿命),以及活到某一年龄时,以后还可以预期活多少岁。它不仅用于表示居民健康水平,也可应用寿命表方法研究医学有关问题。它不受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地区和时间可以进行比较。它已为国际卫生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

寿命表

寿命表life table

见“生命表”。

☚ 死亡率表   国民生命表 ☛
寿命表

寿命表

寿命表,亦称生命表、死亡表,是描述特定人群生命过程的一种统计表。寿命表有队列寿命表及当代寿命表二种。队列寿命表是随访同时出生的一群人,记录这群人出生后的死亡过程,计算逐年死亡数、死亡率、尚存人数、生存年数及平均寿命的一种统计表; 当代寿命表是假定有同时出生的一群人,按照某一实际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死去,记录其生命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按照年龄分组法不同,当代寿命表又分为完全寿命表(年龄一岁一组)及简略寿命表(年龄五岁或十岁一组)。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的是简略寿命表。
简史 编制寿命表的历史很早。1662年John Graunt分析伦敦死亡资料时提出了寿命表的概念。1693年Ed-ward Halley根据1687~1689年Breslau市的死亡资料编制了最早的寿命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欧美国家先后编制了各国寿命表。
中国卫生统计学者袁贻瑾1935年根据广东中山李氏家谱中记录的死亡资料编制了中国最早的寿命表。同年,原金陵大学的H.E.Seifert根据中国17个省101个地区约20万农民中的调查资料,编制了中国最早的农民寿命表。1944年薛仲三根据死亡登记资料编制了南京市寿命表。新中国成立后,李光荫根据北京市的死亡登记资料编制了北京市区1950及1953年寿命表。五十年代后期起中国北京市及上海市逐年编制了系列寿命表,哈尔滨、长春、武汉、南京、福州、南昌及苏州等城市也编制过寿命表。1981年戎寿德等发表了根据七十年代中期全国死亡回顾调查资料编制的全国男、女性简略寿命表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期望寿命。
寿命表统计指标及其定义
确切年龄:x,指刚满X个生日时的年龄。
尚存人数:1x,指假定同时出生的一批人 (一般定为100,000)中活满x岁的人数。
死亡人数: ndx指x岁时存活者中在x~(x+n) 岁期间死亡人数。
死亡概率:nqx指x岁时存活者在x~(x+n)岁期间死亡的机率。
生存概率: npx指x岁时存活者n年后仍存活的概率。
生存年数:nLx指X岁时存活者在以后n年内的存活年数。
生存总年数:Tx指x岁时存活者今后能存活的总年数。平均期望寿命: ex,指x岁时存活者今后平均每人尚能存活的年数。
编制寿命表时需要某一人群分年龄组的平均人口数(nPx)、死亡数(nDx)、死亡率(nmx) 及x~(x+n)岁期间死亡者的平均存活年数比例 (nax)。
上述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为:


10一般定为100,000。如已知nqx(或npx)及nax,则可按照上述函数关系编制寿命表。
死亡概率 假定各年龄组死亡率及人口年龄结构不变,x~(x+n) 岁间的死亡人数呈均匀分布,则可按下式由nmx求nqx或npx。


由于0岁组死亡率(m0)一般不很准确,出生后第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也不呈均匀分布,故0岁组死亡概率(q0) 应按下式计算:


上式中,Bx,Bx-1分别为某年及前一年出生人数,Dx为某年出生者中当年死亡的婴儿数,Dxx-1及Dx-1x-1分别为前一年出生而死于某年及前一年的婴儿数。
如果缺少计算上述死亡概率的原始数据,也可用婴儿死亡率或校正婴儿死亡率作为q0。的近似值。
寿命表中最高年龄组一般无上限及组距,如“80岁及以上组”。设pω=0或qω=1,则最高年龄组的Lω及Tω可按下式计算:


mω=dω/Lω=1ω/Lω
∴Lω=1ω/mω,且Tω=Lω


简略寿命表编制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及关系式,如已知分年龄组的死亡率 (nmx) 则可按下述步骤及方法编制简略寿命表。男、女性分开,年龄组一般分为0,1~4,5~9,10~14,……五岁一组,……80岁及以上。



但q0要另外计算;

编制简略寿命表的具体方法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 Reed及Merrell法(1939)
按下述指数曲线函数由nmxnqxnpxnqx=1-exp(-n·nmx-a·nnmx)npx=exp(-n·nmx-a·n3·nmx)
上式中a为常数。据Reed及Merrell经验,a=0.008,0岁及1~4岁组死亡概率按下述等式计算。
q0=1-exp[-m0(0.9539-0.5509m0)]
4q1=1-exp[-4·4m1(0.9806-2.0790·4m1)]


L0=0.276 10+0.724 11


4L1=0.034 10+1.184 11+2.782 155L5=-0.003 10+2.242 15+2.761 110
十岁以上各组Tx值从高年龄组起依次按下式计算。


其他计算方法同上述。
(2) Greville法(1943)
按下述函数由nmx求nqx



上式中1nC为常数,据美国寿命表资料,1nC=0.09q04q1按概率原则直接求得。


nLx=1x·nq /nmx,但


L0=0.1506710+0.8493311


L1=0.4111+0.5912


其他计算方法同上述。
(3) 标准寿命表法(1947)
如果有全国标准寿命表,则可以根据标准寿命表中死亡概率nqsx与死亡率nmsx的比值nrx=nqsx/nmsx,按nqx=nrx·nmx式求死亡概率。Lx可以利用标准寿命表中死亡者的平均存活年数 (ngx),按下列求得:


nLx=1x(5-nqx·ngx)


上式中ngx根据标准寿命表中的1sx、nLsx及ndsx值按下式求得:


(4) 蒋庆琅法(1968年)
按下式由nmxnqx


上式中nax为x~(x+n) 岁组死亡人数的平均存活年数比例。据蒋氏经验,a0=0.09,a1=0.43,a2=0.45,a3=0.47,a4=0.49,五岁以上各组nax值为0.5。
(5) 简化法(1981)
根据国内有关死亡资料的特点及编制简略寿命表的经验,可以按下述等式编制简略寿命表。



列校正婴儿死亡率公式:


上式中D0为婴儿死亡数,Bx-1及Bx分别为前一年及当年的出生数。


上式中求L0的系数0.274及0.726,求T80的回归方程均系根据上海市编制寿命表的经验系数及经验公式。寿命表的应用 寿命表在医学人口统计及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用途。
❶寿命表主要指标 (1x,ndx,nqx,ex等)均决定于各年龄组死亡率而不受人口出生率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因此在比较分析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是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是医学人口统计上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❷寿命表尚存人数反映一定年龄组死亡率条件下人口的生命过程,一般用普通线图表示。分析时要注意曲线的高度和曲度,特别是曲线头部的变化。各年龄组死亡率越低,,尚存人数曲线越高,婴幼儿死亡率越低,曲线头部曲度越小。不同年龄段尚存人数的比值(1x+x/1x) 称该年龄段尚存率,说明该年龄段死亡率的高低。
❸1x=10/2 或50000时的年龄称尚存半数年龄。婴幼儿、青壮年段死亡率下降则尚存半数年龄后移。
❹寿命表死亡人数的分布反映一定年龄组死亡率条件下人口的死亡过程,可用直方图或多边图表示。在健康状况比较好的人群中,死亡人数分布图的婴幼儿高峰下降,老年段高峰右移。
❺寿命表死亡概率决定于各年龄组死亡率。死亡概率一般用半对数图表示,横轴代表年龄,纵轴代表死亡概率。死亡概率曲线的特征与年龄组死亡率相同。比较分析时需要注意曲线的高度与曲度,特别是婴幼儿段曲线高度的变化。
❻平均期望寿命说明在一定年龄组死亡率条件下x岁尚存者今后预期还能存活的平均年数。x岁时平均期望寿命受x岁以后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影响,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则是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反映,可以概括地说明人群的死亡率水平。


中国部分地区人口平均寿命

年份地区男、女计
1957
1975
 
67.2

69.3
57.0
68.2
其中城市
农村
68.2
66.4
71.0
68.1
69.7
67.2
1978 67.070.068.2
其中城市
农村
69.4
66.7
73.2
69.2
71.3
67.9
1980 67.970.269.0

统计范围:
1957年:11省、市约70个市、1个县、126个乡镇。
1975年:26省、市的部分地区。
1978年:23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1980年:25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平均期望寿命一般用普通线图表示,比较分析时要注意曲线的高度,特别是曲线头部高度与曲度的变化。
❼研究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时可利用寿命表原理,计算除去某种疾病死亡后的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与全死因寿命表比较,用增加的平均寿命或生存年数说明这种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用寿命表法研究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好,可比性强,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等优点。
❽研究人类生育,特别是人口繁殖过程时,可利用女性寿命表中育龄期尚存率,结合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计算人口繁殖率,分析人口的发展趋势。
❾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为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时,可用一群病人的随访资料,按照队列寿命表的原理,编制疾病表,用确诊或治疗后不同时期的生存率或死亡率说明疾病的预后或远期疗效。
❿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可按队列寿命表的原理,分析某种医用昆虫的生命过程,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影响,评价防治昆虫措施的效果。
☚ 死亡原因   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 ☛
00014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