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所稱的兩種仙果。即梨與棗。内丹家亦用以喻稱津液與丹田所聚之元氣。南朝梁·陶弘景《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於金丹也。”唐·羅隱《第五將軍于餘杭天柱宫入道因題寄》 詩:“交梨火棗味何如? 聞說苕川已下車。”《雲笈七籤》卷五十六:“交梨火棗生在人體中,其大如彈丸,其黄如橘,其味甚甜,其甜如蜜,不遠不近,在於心室。”宋·王逵《蠡海集·鬼神》:“老氏之言交梨火棗者,蓋梨乃春花秋熟,外蒼内白,雖雪梨亦微蒼,故曰交梨,有金木交互之義。棗味甘而色赤爲陽,有陽土生物之義,故曰火棗。”《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道士袖裏摸出大梨一顆,大棗數枚,與自實道:‘你認得這東西麽? 此交梨火棗也。你吃了下去,不惟免了饑渴,兼可曉得過去之事。”